李春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消化内科一病区,四川 成都 610083)
慢性胃炎主要是指因不同病因造成的一系列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以胃痛、胃胀为主要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如若疾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与治疗,不仅会造成疾病反复发作,也会导致疾病继续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因此,需要进行及时治疗与有效控制[1]。本次研究纳入58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施不同干预,重点分析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胃炎中的真实效果。
1.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58例慢性胃炎患者,采取分组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以“随机单双号”将纳入主体分为两组,对比组(单号29例,实施一般护理):男15例、女14例,年龄20-73岁,均值数(50.8±9.4)岁;研究组(双号29例,加强健康教育):男16例、女13例,年龄21-74岁,均值数(51.5±10.1)岁;纳入主体在入院后根据慢性胃炎诊断指南与标准进行了确诊,剔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对两组患者资料信息用统计学软件计算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研究可行。
1.2 方法。对比组(单号29例,实施一般护理)护理项目:病情监测、用药指导、以及其他内科基础护理等。研究组(双号29例,加强健康教育)护理项目:全面评估患者疾病和认知能力,掌握其对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根据其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展开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疾病知识,护理人员选择合适方式,比如:集体讲座、宣传手册、网络媒体、一对一指导,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其充分了解疾病成因、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于年龄较大、理解能力薄弱患者,护理人员以一对一方式进行教育,同时发放手册,通过讲解与查阅,确保其能够全面认知疾病,另外,使其与家属全面认知疾病特点,认识到长期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提高对疾病的重视度和对临床的依从性,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2]。
(2)心理状态,由于该疾病极易反复发作,且很难完全根治,为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与负担,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其心理、情绪变化,加强交流沟通,鼓励其说出内心的困惑与问题,耐心进行讲解疏导,若有必要,邀请治疗效果良好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帮助树立治疗信心,告知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疾病一定可以得到良好控制与改善。
(3)临床用药,慢性胃炎患者需长期坚持服药,住院期间,因医护人员的指导与监督,基本可以遵医嘱合理用药,但出院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擅自停药或者随意增减药物剂量行为,导致降低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临床用药教育,使其明白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在无医护人员监督下也能够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此外,还需详细告知患者使用药物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使其能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在发生异常情况后可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提高用药有效性、安全性。
(4)生活习惯,慢性胃炎与患者生活习惯关系密切,若饮食、生活行为不当,极有可能加重疾病,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生活干预,在日常方面,告知其注意饮食卫生,积极治疗口、咽部等的疾患,加强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疾病抵抗能力,在饮食方面,保证营养均衡,注意饮食节制,切勿暴饮暴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食物一定要煮透、煮熟,控制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忌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刺激食物[3]。
1.3 观察指标。观察与分析对比组、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其中,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包括;胃炎知识、药物知识、预防知识、生活知识四个方面内容,总分值100分,评定分值高提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好[4];依从性评价内容包括治疗、用药、护理等多个方面内容,分为完全依从(>90分)、部分依从(60-89分)、依从差(<60分),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29×100.00%;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4个维度,74个条目)评定,评分高生活质量好。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4.0软件计算处理研究中所涉及的一切数据信息,其中,计量资料(±s)表示,计数资料(n,%)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检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1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对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研究组各项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s)
表1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s)
组别 例数 胃炎知识 药物知识 预防知识 生活知识对比组 29 21.17±1.33 20.89±1.25 20.66±1.18 21.87±1.26研究组 29 23.44±1.78 23.51±1.67 23.85±1.59 23.91±1.88 t - 5.5015 6.7637 8.6760 4.8541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依从性对比。对两组治疗及护理依从性比较,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对比组(96.55%与79.31%),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依从性对比[n(%)]
2.3 生活质量对比。对两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s)
表3 生活质量(±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对比组 29 81.38±3.66 81.26±3.58 81.45±3.49 81.42±3.54研究组 29 84.25±4.17 84.24±4.06 84.31±4.11 84.19±4.15 t - 2.7856 2.9647 2.8564 2.7347 P - 0.0073 0.0044 0.0000 0.0083
慢性胃炎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与细菌病毒感染、刺激性物质、药物作用、环境变化、生活不规律等多种因素有关,可单独致病,也可共同作用致病,近年来,生活节奏变快,生活压力增大,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导致慢性胃炎发病率不断上升,且趋于年轻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5]。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以消除病因、药物治疗为主,护理干预作为临床治疗的辅助手段,在慢性胃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患者认知对临床治疗影响较大,既往一般护理重视临床治疗,缺乏针对性,忽略患者实际需求,另外,慢性胃炎作为常见消化道疾病,病因复杂,疾病发生与进展均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息息相关,而常规护理健康指导过于片面,患者认知能力、理解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无法确保每一位患者都可以全面、正确认知疾病,进而积极配合治疗,导致护理效果不甚理想,因此,需探寻更加高效的干预模式改善患者认知,在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为疾病康复提供良好保障[6]。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全面、正确认知疾病与治疗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依从性,更好避免疾病诱因,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等习惯,促进疾病康复,改善预后结局[7]。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对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研究组各项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对比组(96.55%与79.31%),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加强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真实效果显著,分析原因在于健康教育能够从疾病本身、患者心理、生活行为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获得正确全面认知,遵医合理用药、饮食,消除疾病诱因,积极坚持治疗。
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应用真实效果与价值显著,可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