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裕兰,赖柳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伴随国内经济水平提高,机动车数量剧增,而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危及人们安全的高危因素[1]。车祸患者往往在承受剧烈生理伤痛时,精神上也遭受了创伤,容易产生恐惧、担忧、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在对车祸病人进行紧急抢救的同时,还应重视患者心理特点,提供相应护理干预,从而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开启崭新生活。笔者为指导车祸病人康复期心理护理,特以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一组车祸病人康复期心理特点,提出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在医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期间诊治的车祸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对象。
(1)纳入标准:①因车祸致伤;②伤前无精神疾病;③患者可正常沟通、独立思考。
(2)排除标准:①合并视听说功能障碍;②临床资料和调查数据等残缺不全;③年龄18周岁以上。本组患者个人资料:男64例,女26例;年龄18-65岁,平均(31.47±4.15)岁;致伤情况:四肢关节伤24例,颅脑损伤25例,腹部外伤19例,胸部外伤14例,多发性软组织伤8例。
1.2 护理方法。首先,分析本组患者康复期心理特点:①焦虑心理。患者康复期普遍存在烦躁、着急心理,相当部分患者社会角色为父母,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因车祸发生而离开工作岗位、家庭,进入陌生医院,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希望疾病早期治愈,或疾病未愈即出院。②多疑心理。患者遭遇车祸后,容易产生怀疑心理,希望转入自己信任的医院,为诊疗带来困难;③自卑心理。部分患者多伴发失望、自卑心理,车祸发生后无法适应形象改变,而外貌、躯体残缺可招来他人议论、嘲讽,对往后工作、学习、婚姻等带来影响,从而产生心理负担。④恐惧心理。多数老年患者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无法自理、身体残缺等,担心被遗弃,从而产生负性情绪,拒绝沟通,⑤抑郁心理,特别作为家里劳动力的患者在角色转换过渡不能顺利完成,因车祸导致暂时或者持续失去劳动赚钱能力,家里缺乏经济来源,认为给家庭带来经济及看顾方面的负担从而出现抑郁心理,严重时可出现自杀倾向。其次,针对上述心理特点,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具体如下:①对患者的病情、愈后及患者性格、年龄、社会背景等进行整体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热情态度、运用沟通技巧和共情心理进行人文关怀、安慰、心理护理,拉近护患双方心理距离;②为患者介绍住院须知、周围环境等,理解患者感受、顾虑,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予以专业知识介绍,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疾病知识认知,纠正其错误观念,减轻心理压力,给予个体化心理健康指导,重点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方法和效果[2]。;③联系患者家属,促使患者、家属早日见面,并对家属进行心理安抚、认知干预,告知患者普遍存在的负性心理,鼓舞家属陪伴、安慰患者,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④对于多疑患者,应耐心介绍医院先进设备、主管医师技术水平等,并介绍成功病例,获得患者依赖,从而积极配合治疗;⑤对于老年患者,给与家属心理安慰及做好思想工作,告知家属亲情支持的重要意义,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刺激,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3],尊重患者人格,鼓励其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如自行穿衣、进食、活动等。
1.3 观察指标。①参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4]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该量表以7分为界限,超过7分则表示有焦虑情绪,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重。②参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5],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范围是0-21分,分值越高,证明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无序分类资料表示以百分比(%),HAMA评分、PSQI评分等数值变量资料以(±s)表示,实施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护理后,本组患者的HAMA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详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PSQI评分比较(±s)
表1 本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PSQI评分比较(±s)
时间 HAMA评分 PSQI评分护理前 16.67±2.78 12.98±1.78护理后 7.11±0.25 4.05±0.31 t 32.493 46.888 P 0.000 0.000
因国内交通事业持续发展,车流量与日俱增,车祸伤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已经成为国内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6-8]。因车祸伤绝大多数为意外伤,患者无心理准备,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自身角色,从而引发一系列负性情绪,特别是康复期,因患者之间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思想意识、心理、社会环境、伤残程度等不同,产生不同心理问题,若未能及时控制,可影响治疗效果以及预后[9-12]。
鉴于上,通过文献查询,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对车祸病人康复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该阶段的车祸伤患者心理问题集中在焦虑、多疑、自卑、恐惧方面[13-14]。对此,制定了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第一步先争取患者好感、信任感,初步减轻其心理压力;第二步通过入院介绍,消除患者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早期适应自身角色;第三步通过家属陪伴、安慰,进一步减轻患者恐慌、焦虑等情绪[15-17];最后针对多疑、自卑、恐惧等不同心理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消除其上述不良情绪引发的心理应激,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睡眠障碍,这对患者早期康复十分有利,本研究结果亦可佐证这一点。
综上所述,建议在车祸病人康复期,针对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以辅助治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