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黄国洪,程毅东
(贺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贺州 542899)
急性重症胰腺炎属于急腹症类型,患者病情严重且病程长,常表现为高热、腹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患者可能会因为感染等因素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死亡[1]。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绝对禁食来减少胰液分泌。肠道菌群是重症胰腺炎患者主要感染因素,患者常常由于消化功能障碍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2]。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中,肠内营养及静脉营养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选取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观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在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选取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女为21例、14例,年龄27-58岁,平均(36.83±5.28)岁,高脂血症14例,胆道疾病10例,暴饮暴食11例,观察组男、女为19例、16例,年龄28-59岁,平均(35.11±4.74)岁,高脂血症15例,胆道疾病11例,暴饮暴食9例。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肠外营养,单纯静脉滴注营养物质。观察组给予早期场内营养,在鼻空肠营养管头部蘸少许温开水,润滑营养管头部,患者取平卧位,在胃镜下将鼻肠管置入胃中,左侧卧位下从口部置入内镜,将导管缓慢置入近端空肠,保证胃中无盘曲情况,且置入深度合适,然后退出胃镜,固定导管。第1 d,通过输液器,持续性的缓慢输注温生理盐水500 mL。第2 d,持续性输入百普素(Milupa GmbH 国药准字H20150028),每天250-750 mL。在患者肠道适应的情况下改为间断输注。
1.3 观察指标。血清白蛋白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HCE-Ⅱ),评分越高,死亡率越高;恢复情况:首次通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SPSS 20.0,计量资料表示:(±s),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比,P>0.05,观察组治疗后7d(32.5±3.6)g/L,治疗14d(33.5±2.3)g/L,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比(±s)
表1 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7天 治疗14天对照组 35 25.8±1.9 27.4±3.1 30.2±2.6观察组 35 25.5±1.7 32.5±3.6 33.5±2.3 t - 0.6961 6.3509 6.6241 P - 0.4887 0.0000 0.0000
2.2 APAHCE-Ⅱ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APAHCE-Ⅱ评分对比,P>0.05,观察组治疗后7d(6.3±1.3)分,治疗14d(5.4±1.3)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APAHCE-Ⅱ评分对比(±s)
表2 APAHCE-Ⅱ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7天 治疗14天对照组 35 9.3±2.5 8.4±2.4 7.5±2.1观察组 35 9.4±2.9 6.3±1.3 5.4±1.3 t - 0.1545 3.2512 5.0302 P - 0.8777 0.0018 0.0000
2.3 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首次通便时间(4.62±1.15)d,腹痛缓解时间(4.29±1.35)d,住院时间(41.28±3.84)d,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恢复情况对比(±s)
表3 恢复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首次通便时间 腹痛缓解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 35 6.28±2.46 5.43±1.41 32.19±2.51观察组 35 4.62±1.15 4.29±1.35 41.28±3.84 t - 3.6164 3.4549 11.7223 P - 0.0006 0.0010 0.0000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消化内科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治疗期间,患者需通过绝对禁食来减少胰液分泌,这种情况就可能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进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3]。急性胰腺炎患者对高营养物质需求较大,但是该病患者进食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进而导致其病情加重。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发现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中,早期场内营养支持具有稳定病情的作用,相比于患者常规治疗方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势更为明显[4]。以往研究中认为[5],早期肠内营养会刺激胰腺外分泌,进而加重患者病情,但是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发现,肠内营养能保护肠道屏障,能预防或减轻肠源性内毒素症,因此,这种治疗方式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得到重视,并且广泛应用于该病治疗中。
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比,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32.5±3.6)g/L,治疗14 d(33.5±2.3)g/L,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PAHCE-Ⅱ评分对比,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6.3±1.3)分,治疗14 d(5.4±1.3)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通便时间(4.62±1.15)d,腹痛缓解时间(4.29±1.35)d,住院时间(41.28±3.84)d,少于对照组,P<0.05。在早期肠内营养中,鼻空肠营养管留置是一种常用方法,能将营养物质输入空肠中,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为患者提供高营养物质,还能避免胰腺分泌胰液。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中,肠外营养也是一种常用方式,这种治疗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衰竭的胃肠功能营养,避免患者由于缺乏营养而导致疾病恶化[6]。但是相比于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为患者肠外营养一段时间后,由于其活动少、胃肠蠕动弱,比较容易出现肠黏膜黏连或萎缩的情况,并且由于胃肠功能减退,造成患者肠道中菌群失衡,进而出现全身炎症等,导致各种代谢紊乱疾病的出现,情况严重时,还会对患者肝功能造成损害,出现更加严重的情况,如酸中毒等、血气胸、肠黏膜萎缩等,甚至导致肠功能衰竭[7]。可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中,必须重视抑制胰腺外分泌,最大程度避免胰液破坏周围组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将营养物质直接送入空肠,大大减少了胰腺胰液分泌以及对胰腺的刺激[8]。所以,给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病情,促进身体康复,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