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萍
(聊城市传染病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胃癌为临床常见的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具有发病高、死亡率高等特征,为临床致死病理类型前位。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生活节奏加快,临床胃肠道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胃癌发病率不断升高,受到临床高度重视[1]。胃癌其疾病早期病理表现不具有特异性,疾病初始发病极易受到患者忽视,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相混淆,临床胃癌疾病检出多为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早期疾病筛查成为疾病诊治主要发展方向。基于临床医学发展限制,晚期胃癌患者无治愈可能,临床首要治则以延长患者预计生命为主,于晚期胃癌诊治期间坚持人文关怀,辅以有效的护理指导,提升患者预计生命时间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2]。本研究笔者现针对晚期胃癌护理方案进行探究,开展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理念,特收集42例患者进行数据比对。
课题观察对象为笔者单位肿瘤科室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42例,依据患者就诊时间划分小组,早期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36±3.46)岁,晚期组21例,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53.41±3.45)岁;假设校验2组晚期胃癌患者客观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于后文进行分析。
纳入原则:(1)42例客观对象均满足《肿瘤医学》中对晚期胃癌的诊断依据,患者入院后病理活检确诊;(2)就本研究上报笔者伦理委员会,经审核后开展。排除原则:(1)其预计生命时长无法支持本研究;(2)患者及(或)监护人抵触研究。
早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测,遵医嘱用药及营养支持;晚期组患者实施疼痛护理配合临终关怀,主动询问患者护理需求,开展舒适环境护理指导,为患者护理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予以患者针对性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3]。
借助数字模拟疼痛量表、SF-36生活质量评估表及汉密尔顿心理状况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量化评估;采用自拟满意问卷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调研。
课题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组间数据分析,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晚期组患者疼痛量化评估、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评估分别为(3.23±0.12)分、(86.23±8.42)分、(36.03±4.12)分;早期组患者疼痛量化评估分、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评估分别为(4.25±0.16)分、(72.36±7.31)分、(43.26±4.59)分,2组差经假设检验表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晚期组患者无不满意病例,早期组患者5例持不满意态度,2组差经假设检验表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晚期胃癌患者伴有明显癌痛情况,对患者身心健康均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预计生命时间内生活质量。晚期胃癌患者主要治疗原则是延长预计生命时长,于其诊治期间需开展人文护理关怀,针对患者癌痛及不良心理情绪,开展针对性指导,予以患者疼痛护理干预,坚持临终关怀,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利于改善其身心负担,提升生活质量[4]。本研究数据显示,经由疼痛护理配合临终关怀的晚期组患者疼痛量化评估分、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情况均显著优于早期组,2组差经假设检验表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患者无不满意病例,早期组患者5例持不满意态度,2组差经假设检验表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护理配合临终关怀反馈更佳。
综上,于晚期胃癌患者护理中开展疼痛护理配合临终关怀,利于提升患者预计生命时间内生活质量,临床指导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