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璐洁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进入ICU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都较严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由于多数患者不能自主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机体代谢紊乱[1]。在实际护理中。只通过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不能满足机体营养需求和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2]。因此,本文主要探讨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实践价值。
本文研究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39~80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0.13±5.97岁,包括脑血管意外12例,颅脑外伤8例,恶性肿瘤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多发伤10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41~83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1.36±4.86岁,包括脑血管意外10例,颅脑外伤7例,恶性肿瘤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多发伤10例。纳入:愿意参与本次研究,经过家属或患者同意并由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消化功能障碍,消化功能疾病者。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值>0.05。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执行各项医嘱,监测生命体征,翻身预防褥疮等并发症发生,避免交叉感染等。观察组采取营养支持护理。主要包括(1)设置责任护理小组,结合患者情况与医生一同制定营养支持方案,准确了解患者出、入量合理计算患者日常所需的热量和营养摄入比例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调整。包括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肠外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维生素、蛋白质等。肠内营养通过鼻胃导管将食物输入胃部。(2)护理人员在插管时可能会产生不适感,要提前和患者解释鼻胃管的作用与好处以及配合方法以取得患者配合,多以积极的态度和患者交流,帮助其树立信心。插管时按照标准护理操作进行,动作轻柔,观察病人面色情况,操作应熟练减轻病人痛苦。(3)肠外营养按照每千克体重146.3千焦计算,严格控制输入量每分钟大约30~50滴,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情况,记录输入量。(4)肠内营养按照病人情况测算每天所需,注意营养均衡,营养物质温度应适宜,可少量多次供给,每次鼻饲前了解胃内容物残留情况,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体重指数BMI。通过抽血化验对比血红蛋白HGB和白蛋白ALB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文中计数、计量资料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较大差别。
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中便秘3例,腹泻4例,消化功能障碍4例,吸入性肺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观察组便秘2例,腹泻1例,消化功能障碍1例,吸入性肺炎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营养状况指标对比,护理前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
组名 时间 BMI(kg/m2) ALB(g/L) HBG(g/L)对照组n=40 护理前 19.87±4.12 29.13±5.11 8.66±3.43护理后 23.65±5.13 35.86±4.77 10.12±2.32观察组n=40 护理前 20.68±3.45 28.43±5.89 10.54±3.76护理后 25.34±4.88 46.13±5.14 15.97±3.15
由于ICU病房的患者均为病情严重者,经口进食能力在治疗中可能很长时间不能得到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以直接将食物送入胃内,一方面使胃肠功能能够维持正常工作状态,代谢过程符合生理状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胃肠细胞和消化酶的作用促进肝脏蛋白的合成,纠正负氮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各器官功能状态。配合肠外营养输入,营养能够直接被机体吸收从而使机体得到充足营养提高免疫能力[3-5]。营养支持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身体情况来制定的营养方案,其效果更佳。本文通过护理前后对比,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BMI优于对照组,血液检查指标中血红蛋白HGB和白蛋白ALB计数高于对照组,机体营养情况明显更好。由此可见,营养支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ICU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