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辉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在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背景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不可掩盖的弊端。当前各个行业都正借助“互联网+”的大环境来实现工作途径与工作方式的创新,如何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是高校相关教职工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这一概念最初于2013 年提出,后来由国家相关领导人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要把互联网与其他领域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变革和结构的重塑来有效提升相关领域的创新驱动力度和生产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时代趋势,各种传统行业通过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能够进一步焕发生机,呈现全新的发展面貌,并呈现出智慧化和精细化的特点,全面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1.跨界融合
“互联网+”就意味着把互联网与其他领域相结合,也就是要实现跨界的领域融合。“互联网+教育”就是把互联网与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和资源来有效开展教育,促进教育的创新化发展。
2.创新驱动
要想真正发挥“互联网+”的有效作用,就要实现创新驱动,因此创新驱动是“互联网+”模式的重要特征。而创新驱动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公平、开放、有序以及透明市场环境的营造,在此状况下充分激发市场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从而呈现出“互联网+”的创新驱动特征。
3.重塑结构
在“互联网+”背景下,原有的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在内的产业结构都要被打破和重塑,要顺应时代发展塑造符合社会市场需要的产业结构。
4.以人的需求为根本立足点
“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对人的尊重。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对网民的相关信息进行跟踪,以此获取人们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为参照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从而获得利益。
5.链接一切
在“互联网+”背景下,由于技术的进步,一切信息都可以得到有效链接。互联网可以与其他任何行业实现有效链接来实现跨界融合,促进全新的发展形态。各种平台之间可以通过信息的有效链接来达到对市场动向的随时监督。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一切都可以得到有效链接,呈现出“互联网+”背景下的独特发展形态。
在互联网背景下,由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各种网络平台成为了人们发泄的场地,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成员,还有不同独立的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许多人怀着恶意的企图利用网络这个公众性的平台来传播各种恶性言论及非法言论,这些负面信息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对国家各方面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实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是引导正向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这样才能防止当代大学生受到网络平台上负面信息的毒害。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通过与互联网实现有效融合形成“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在这种大环境下,教育也实现了信息化。学校积极引进各种多媒体设备、远程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和教学设备,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网络平台来开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因此,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是这种教育信息化状况的现实要求。
在互联网充分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交、学习、娱乐等项目的重要渠道。很多大学生都出现手机不离身、随时随地低头玩手机的状态,在这种大学生对信息化网络形成深度依赖的状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效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互联网网络平台上各种丰富有趣的形式结合起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以此达到净化其思想,引导其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高校思想教育仅仅只是公共基础课程的老师拿着教材在课堂上对着学生照本宣科,枯燥地讲解着课本上的内容。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时代变化速度也非常快,但是教材上的内容和知识点往往未能根据时代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导致教材内容脱离时代轨道,缺乏与时代特征的结合。再加上很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如上文所说仅仅只是按照课本去讲解,根本不注重通过其他渠道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这才导致了其内容上的落后与枯燥。
尽管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各种多媒体设备及新型教学模式被积极引入到学校中来,但是这些技术和资源并未发挥其真正的效用。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并未充分利用这些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及新型教学模式,他们仅仅只是走个形式,并未实现教学手段与互联网平台和多媒体设备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进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单一且落后。
对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成果的检验绝对不能仅仅依据期末考试那一张单独的试卷,这种思想政治考核评价的机制极其单一匮乏,不能够真正做到全方位、多层次地对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是很多高校教师为了工作的轻松和方便,就只采用期末卷面考试这一种考核形式,导致考核评价机制非常不完善。
教师自身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这些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包括打造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及建立和谐平等师生关系。在这种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资源,做到与时俱进,将最新的思想政治观念分享和传达给学生,提高学生对时事热点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以此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对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及抖音等平台有很强的依赖性,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有效利用这一点,建立学校官方的微信、微博甚至抖音平台,以学生喜欢的形式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进行设计、编辑、和发布,这种紧扣时代潮流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获得学生的关注,并促进他们对这些内容进行自主地转发和传播,以此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首先,教师在平日的上课过程中要时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的重点和中心内容,以这些考核重点和中心内容为课程教学重点,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紧紧围绕这些中心内容进行学习。而在考核过程中,也要仅仅围绕这些重点和中心内容出发。其次,教师在进行考核时要注重程序的简化和形式的丰富性,比如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平时参加思想政治类活动的积极性等多个方面来对学生做出评价。最后,要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对学生进行考核,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习内容进度来设置一些考题通过线上的形式发给同学们,方便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科学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是高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有力手段,在“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下,以本文提出的创新途径为参考在实际工作中展开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将会充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