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浩楠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诸多高校开展了计算机课,但是高校计算机课并未得到重视,而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也是有一定的困难性。当下时代发展,院校加强教学改革,特别是高校计算机课的改革,更是在不断对以往高校计算机课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高校计算机课的开展经验以及思路,要想让高校计算机课的教学质量实现提升,要站在多个方面,尤其是要注重高校计算机中学生主体性,实现因材施教。
通常高校计算机课,是结合教材开展,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高校计算机课的教材,更新速度慢,没有与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匹配,很多的技术已经落后甚至在社会上淘汰,一些则是学生本身接触过的内容,没有必要作为新知识再次详细讲授,但教师还是会依据教材展开教学。比如高校计算机课中,基本办公软件Word 等,这些本身学生已掌握,教师再次介绍,无法让学生形成兴趣。这样的模式,让高校计算机课变得压抑[1],无法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深入理解,很多的教师注重高校计算机课的理论部分,忽视了实践操作方面的训练。
教师的教法是不同的,高校计算机课中要意识到课程重要性,并对高校计算机课不断展开创新。诸多的教师开展高校计算机课是对教材非常依赖的,但是计算机知识是非常多的,很多的数据以及理论在其中,让学生无法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但依旧是受教材影响。教材的内容枯燥,高校计算机课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对教材进行熟悉中,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很多学校开展计算机课,注重学生的自学。教师会对学生展开适当的指导,但是很多的内容也是学生掌握到的[2]。
要注重对高校计算机课的理论部分以及实践部分充分结合,特别是高校计算机课的教法要实现创新,提升学生对技术的学习积极性。通常高校计算机课是在大一和大二进行设置,因此学生对高校计算机课的学习时间还是十分充足的,另外是学校要提供各类的教学设备,为高校计算机课的实践操作提供支持。需要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真正感受到技术的发展。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学生能够对自己在高校计算机课中学习的内容展开应用,转变为自己的竞争力。在高校计算机课初期,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很少[3],这不利于开展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尤其是在高校计算机课的实践操作部分,对一些学习能力不佳的学生,教师也是要保持良好的耐心。
评估制度对高校计算机课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结合评估的结果,可以分析高校计算机课的不足。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强化,并及时对自身的观点进行转变,注重高校计算机课理论以及实践的充分结合,提升课程考核的整体性。对高校计算机课的分数进行合理安排,评估制度可以分成理论以及实践操作两个部分,对学生的计算机展开全方位的评估。
结合对高校计算机课教材的分析,各年级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教师需要对学生有全面了解,明确学生的具体掌握知识情况。高校计算机课的实际教学中,因为教材的内容是十分陈旧的,教师要意识到现有教材的缺陷,积极对高校计算机课的内容进行丰富以及改革。高校计算机课是十分注重实践性的,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结合学生的经验以及积累,创造出更多个性化的东西。教师要丰富高校计算机课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计算机知识以及技术。
总之,高校计算机课的开展,需要结合时代的趋势,积极分析高校计算机课的各类影响因素,提升高校计算机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客观需求,对高校计算机课的内容、方法以及评估进行改进,提升高校计算机课中学生的主体性,锻炼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