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娇
(唐山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情感教育倾向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引导,而非理智认知教学,在学生个性成长中起着引领作用。情感教育分为接受、反映、价值评价、思维稳定四个层次,通过老师对学生的情感引导从而达成教学认知一致。换一个角度说,情感教育通过用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发学生求知欲,继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最后学生从个人情感上接受,而非由理智分析后接收教学信息。综上结合高校学生特质,情感因素在高校瑜伽教育改革中应当占主导地位。从社会行为学上说,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便是人具有思维。而思维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个人认知,另外一个情感认知,从而也把人分为理性与感性两类。高校区别于其他教育阶段,学生的个人认知意识较强。目前高校瑜伽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学生对于瑜伽兴趣的保持,最为常见的现象便是学生在学习后期出现只为修够学分而强迫自己维持出勤率。其原因之一是教学方式,原因之二来自学生本身。瑜伽作为一种智育体育双向发展的运动,能有效缓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焦躁现象,本应在高校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却因学生受教学模式及个人对瑜伽认知过于浅薄而处于滞缓状态。因此在高校改革中,瑜伽教育也应当纳入改革范围之内,从瑜伽对高校教育的重要性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便是改革的关键之一。而情感作为人类行为主导之一,理应得以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后,逐渐开始关注自身健康,休闲体育作为发展的大趋势,而瑜伽运动作为休闲体育的项目之一,具有舒展筋骨和保健养生等功效,自然成为大众健身项目,瑜伽运动专业人才显得日益紧俏,使得瑜伽培训机构层出不穷,有一些培训机构零门槛接收学员,经过短暂的学习与培训,便为学员颁发教练员资质证书,这些教练员对瑜伽运动的学习非常不系统,缺乏全面的基础知识储备,速成的教练员大批流入瑜伽市场,进入相关俱乐部开始瑜伽教学与健身指导,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迫切需要专业的瑜伽运动指导队伍。
目前在瑜伽教学课中,教师为保证学生对瑜伽的重视,难免会陷入刻板的教学模式。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可归纳为热身、动作教学、动作巩固。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容易陷入一个任务模式而无法享受学习瑜伽的乐趣。因此在瑜伽教学中,可构造一个舒适的情绪氛围从而增加瑜伽学习的愉悦度。可通过播放轻音乐营造一个舒缓的环境,轻音乐能快速感染学生,从而投入学习当中来。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改变教育的本质是学习的事实,诚然这一点也是不容置疑的。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通过一些辅助工具能更好地提高学习速率。在轻音乐的带动下,学生的动作也会不自知地进入一种较为柔美的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保持一个平和轻松的心态,为瑜伽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情绪范围。通过构造良好的情绪范围从而进入情感教学的第二层次,即反映层次,直接现象为学生在瑜伽学习过程中散发出喜欢的情绪。学生的积极性高低反映了这门课程的成败,通过轻音乐及教师个人魅力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接受瑜伽,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高校瑜伽改革中的群众基础。
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主要利用《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比对。实验班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学生树立了自主学习意识,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拥有了课堂主动权、话语权、互动交流权,教师不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个人能力的广阔平台。尤其对平时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当看到其他同学在课堂上热情高涨、活跃度高,一时间,内心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在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活跃气氛下,性格也慢慢变得开朗。通过在实验班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后,全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习瑜伽运动的主动性也慢慢表现出来,这样一来,也给教师减少了许多教学压力。而对于对照班的学生来说,依然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次数少,课堂互动的时间较短,教师的课程讲授时间较长,而且学生也未经过课前自主学习和预习,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个懒散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渐淡化,在教学课堂必须依赖于教师才能完成学习过程,这也对提升瑜伽运动成绩毫无帮助。
当前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心态失衡,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进而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瑜伽作为休闲体育的一种,能够起到很好的健身效果,同时对缓解精神压力效果显著,所以,各高校实施瑜伽教学时需提升该项目的重视程度,明确瑜伽运动的价值,并结合各高校瑜伽教学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进一步提升瑜伽教学效果,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为大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