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峰 王浩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0067)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品牌已经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从简朴的烙印或标记到有形的名称、符号或设计组合,通过传播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印象,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在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中,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深入的拓展。以高校为例,其品牌载体从最初的基础硬件设施进化到以师资为代表的软性服务资源,其承载的与学生的互动体验功能对高校的品牌认知与管理越来越重要。然而高校尤其是落后区域的高校广告专业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课程设置的供需错位造成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现代的市场调配机制早已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亦不再是企业能生产或提供什么,而是消费者喜欢或者是愿意接受的东西。反观当前一些高校的广告专业课程设置,其运营机制远远落后于学生需求,大多数是依靠历史经验抑或系负责人的个人能力来进行设计,课程设置要么因循守旧,要么小打小闹,缺乏有效的供给机制,有的高校课程设置常常是三年一变,有的甚至规定设定后不能改变,没有真正将学生放在供需的核心,导致了广告专业课程设置的供给机制落伍。
如果说课程设置的供给机制是当下高校工作中的一种无奈选择的话,课程设置的内容滞后更是供给机制所产生的结果。正是缺乏一个有效的供给机制,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依赖于各学院和学系的个人来完成,由于知识结构及历史经验作怪,更有可能是师资力量及既得利益的不愿变革,使得很多课程设置不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据一项调查统计的数据,认为大学课程安排不合理的人为72人,占66.1%。广告学专业课程尤其如此,广告学专业内容更新快,业界变化多,导致学生反馈的主要问题是学到的知识或掌握的技能不够、课时太少、课程内容与学生水平不相符。
在课程的设置中,几乎是学校或者学院的一言堂,大一新生刚入学还没有机会参与到课程的建议中去,而大二、大三阶段由于师资力量或者是学校的既定安排,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参与课程的制定,只有少数学生可以通过座谈会或私人的渠道提一些意见,但这些意见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
面对供需错位现象,虽然学校及学生也进行了课程设置方面的沟通,但一年一次的座谈会,当众表达很不便,使得双方的沟通没有形成一个高效长期的管理机制。部分高校通过教学评估系统来了解学生学习的成果,但其主要的内容是对老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环节的评价,部分学生碍于面子也没有真正地提出对课程的评价。
高校服务的正是学生,让学生满意是唯一的选择,而课程建设则是基础中的基础,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正如市场经济中的品牌建设一样,只有重视消费者,才能真正服务好消费者,获得长久的利益。由于学生的需求是变动的,高校课程建设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构建动态的课程管理思维,即在课程建设前、建设中及建设后实施不同的管理内容,及时调整,满足高校课程设置工作。
课程建设是高校品牌服务核心部分,可根据不同高校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定位策略。以广告学专业为例,设在商科高校下的广告学专业,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学科的优势,将工商管理等课程融入其中,形成“新儒商、新工商”的课程设置定位,巧妙定位,在吸引学生的同时,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解决区域行业的社会需求,可谓一举多得。
如果将课程设置看成高校的一项产品或服务,其品牌的构建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品牌的识别,二是品牌的传播与管理,即将课程设置通过友好地沟通与传播,得到学生的认知和认可。而更重要的则是品牌的传播和管理。首先可在课程设置前,广泛听取学生意见,供需双方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进行沟通交流,增强学生参与感,更有利于整体的课程建设。其次在课程建设中,可依托当前高校现有的教务评价系统,对广告学专业老师教学的内容、方法及机制提出建议,以便及时改进。最后是在课程建设后,可通过现有的教务评价系统,适时的收集学生们的反馈意见,及时的进行广告专业课程的内容调整。
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是当前高校日常教学工作中最为基础的一环,高校尤其是落后区域的高校,可通过市场调研,把脉社会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更结合学校资源,利用品牌定位方式,建设自己独特的课程;同时,高校应将课程管理当作一个动态的过程,充分利用当前的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适时地将课程信息传播给学生,并尊重学生们的互动体验,及时改进课程设置,满足学生需求,提升高校整体的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