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蔚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有调查显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虽然较高,但就业质量的改善并不稳定,就业对口率,满意度,薪酬起点等数据的表现均不及就业率数据。其中,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总体上逊色于本科院校。根据麦可思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时的就业满意度为65%,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发展空间不够;专业相关度为62%,有超过3成学生表示选择与所学专业无关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同时,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2%,远高于本科生的23%,初入职场时就业的稳定性明显较低。
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在高职金融类专业中体现得较为典型。由于金融行业在人才需求方面的学历门槛整体较高,加之近年来金融行业转型升级速度快,范围广,岗位供给的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职毕业生在专业对口岗位上就业的难度相对更高,岗位类型局限性更大。根据麦可思2019/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所提供的数据,2017~2019年间,高职毕业生在金融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6.6%,5.2%和4.6%,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十大行业当中下降最明显。同时,高职金融大类专业中无一入选2019高职高专就业绿牌专业(绿牌专业指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在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一项上,金融与证券专业高达58%。可见,高职金融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在近几年并不乐观,就业质量问题应当得到关注。
根据当前市场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向高职金融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开放的岗位主要集中在金融营销,客户维护等基层岗位,对学生沟通表达,快速学习等能力的要求较高,同时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心态和一定的抗压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对于营销、客服等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畏难情绪较为明显,甚至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但同时,学生在薪酬待遇、未来发展空间等方面的职业期望又普遍较高,导致就业时定位不准确,就业过程困难重重,最终迫于现实压力选择与专业无关的岗位。在当前的人才需求中,营销或服务等岗位数量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大,在相当一段时期会是高职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之一。学生如果不能正视这一现状,积极应对,储备必要的营销和沟通技巧,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对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和就业情况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从院校的角度出发,既尊重市场人才需求的客观事实,也考虑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地制定职业生涯初期的就业目标,以营销及服务等岗位为切入点,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应当思考的问题。
切实加强就业教育:避免学生陷入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误区。金融一向是社会公认的高收入行业,部分学生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期望的影响,对毕业后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抱有过高的期望。但在现实当中,即便是本科甚至名校的金融毕业生,也有不少在职业生涯初期需要经历基层工作的考验,不得不设法克服工作枯燥重复所带来的的厌倦情绪并正确面对对发展前景产生迷茫的烦恼,这几乎是各行各业的职场新人都必经的阶段。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教育背景方面的相对劣势客观存在,因而更需要摆正心态,合理明确求职时的定位,少受攀比和面子心理的影响,对自身的优劣势有准确的评估,以开放的学习心态投入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中去。院校及专业应当更切实地抓好就业教育工作,多通过企业参观实践,行业专家、优秀毕业生交流等生动的方式给学生提供真正了解行业工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具体的认知,建立健康的职业观。尤其是对于营销和客户服务等就业的重点方向,更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引导,邀请实际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士,优秀毕业生代表分享职业发展的历程,展示岗位晋升的路径,逐渐消除学生对这类工作的排斥心理和片面认识。在形式上,就业教育应贯穿大一、大二的整个过程,而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入学教育或是临近毕业阶段,真正帮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尽早认识自己的专业前景,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院校应始终密切关注学生在职业认知方面的心理变化及发展,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辅导。
改革课程体系:适当减少理论课程数量,以实践内容作为重点考核方向。高职金融专业与一些强调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技术类专业有着较大的区别。一方面,金融领域的知识理论性强,内容大多较为抽象,难度较大,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高,即便降低难度,学生能够充分吸收并加以运用的可能性也不大;但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具有动手能力较强,实践积极性较高的优点,在操作型的课程当中往往有更高的参与度,也更容易产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同感。因而高职金融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不应在参考本科院校体系的基础上降低难度,而是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构建适合其认知层次和优势的课程体系。在充分的行业调研的基础上,院校之间相互交流,适当借鉴,逐步形成对高职学生而言够用且具备吸引力和实践指导作用的课程体系,同时应配合软硬件的支持,通过引进配套的平台操作系统来辅助课程的有效实施。只有当学生更多地投入到课程中去,才能够获取到更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正确地认识金融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形成更清晰的职业规划路径。
推进校园就业文化建设:多元化手段营造校园氛围。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形成,并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就业过程中的困难。院校可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在校园中推进就业文化建设。例如以院系为单位,在校园论坛设置求职就业的信息及心得体会交流区,让学生能获取更丰富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就业信息,大一大二的学生能够提前了解本校和本地区的就业形势,从师兄师姐的切身经历中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为就业早做准备。同时,还可以建立以增强就业技能为目的的学生社团,组织交流会、模拟面试、简历制作技巧讲座等社团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尽早锻炼自己的就业技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此外,校方还可以组织正式的就业技能竞赛,并将结果纳入学生考核体系,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精神甚至物质上的奖励。通过不拘一格的方式提高学生在语言表达、文本制作、临场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校园当中能够感受到积极向上,不断自我提升的氛围。
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机会:通过学徒制、订单班等形式改善就业质量。相较于铁道机车、社会体育、物联网工程技术等绿牌专业而言,高职金融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获得的实践经验往往比较有限,这也是当前高职金融专业发展当中存在的一大难题。在传统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校企合作支持日益较少的情况下,如何加强与新兴的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不仅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关系到专业的长远发展。深度的校企合作,如学徒制的推广,订单班的建立无疑能够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获得更多与专业对口的实践和就业机会,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几乎是当前在金融方向发展领先的高职院校的一个共同特点,而这一路径的实现,需要地区政府的适当推动、企业、院校之间长期持续的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模式。
综上,造成高职金融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相对下降的原因是多元化的,既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学生主观认识的偏差,同时与一些院校在就业教育、校企合作等方面的重视较少,工作不够深入有关,最终导致部分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陷入发展瓶颈,面临生源减少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全面分析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在主观投入上的不足,方能找到从根本上改善就业质量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