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全面推进,传统的应用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据此,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有必要对应用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尽快实现“二转”,为新时代应用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应用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共性,也有其个性。共性是耗时长,耗力多,耗财大,收效慢。另外,由于文化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就必须充分考虑到文化建设的个性。应用本科院校从宏观主体上看,表面并没有什么差异,都是由院级——中层——教师——学生四部分人员构成。其中,前三个部分人员与普通本科院校没什么本质区别,但文化教育的核心对象——学生,这一最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思路和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对应用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的思维方式、领导风格以及文化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应用本科院校的领导者、管理者除了必须具备管理普通高等学校能业务知识水平外,还必须具备领导管理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站在高质量发展应用本科教育的角度,去思考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这就需要应用本科院校的领导者、管理者要尽快转变主体文化建设观。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应用本科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如果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校园文化设计,就极易导致学生主体的参与度不高,加之应用型本科学生自身的自主性不高、自律性相对较差,对于时代前沿文化洞察力缺乏等,使得这种校园文化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人才培养效果。因此,由于应用本科院校文化对象的个性存在,就必须尽快转变文化建设思维观念。
对于应用本科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从广义上讲,是指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在内的一切校园文化活动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除去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活动以外的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各种文化活动的总和。如各种各样的社团和其他各种文化活动,包括书法、摄影、绘画、文艺、写作等,具体来讲,可以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归结为两类:一类是寓教于乐型,一类是知识技能型。对于寓教于乐型文化活动,就目前来看,无论是普通本科高校,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普遍开展的文化活动,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可以活跃校园氛围,营造富有生机的立德树人环境。对于知识技能型侧重于通过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大赛等活动形式,使应用型本科学生了解并掌握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相关知识技能,并从知识竞赛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情操、家国情怀等思想品德教育。
在实际工作中,各应用本科院校都能够广泛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特别是寓教于乐型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达到了文化活动所预期的效果。但在知识技能型文化活动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互动性。所谓互动性就是通过技术技能型文化活动,使知识的传授者与知识的接受者在知识认同、思想情感等方面实现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把传授者的思维理念、思想方法等非强制性的传播给受教者的过程。但开展的知识技能型文化活动中,多是针对某一学生群体,整个活动过程老师几乎就是活动的监视者,整个活动主体都是学生,很难发挥传授者在文化活动中的传导指导作用。
2.缺乏同步性。所谓协调性就是通过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使知识的传播更符合应用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线上知识传播与线下知识讲授共振,达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效果。实际工作中,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味注重线下指导,特别是强调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忽略了线上教学。在当今新媒体深受广大学生青睐的时代,在注重线下教学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手段开展文化活动,使二者同步才会更好地实现育人效果。
3.缺乏过程性。所谓过程性就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要贯穿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应用本科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在活动开展的前后都应该围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行设计,既不能搞成正金字塔型,也不能搞成倒金字塔型。但在许多应用本科院校中,活动搞得过程简单,表彰活动却搞得隆重,导致部分学生出现重结果、轻过程,追求实际功利,使学生的名利观、荣誉观产生扭曲。更严重的是由于受表彰人数的限制,很多学生只是简单过程的参与者,并没有获得奖励,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达到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实际预期。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依据学院办学特点,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够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实现预期的办学宗旨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