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县戏剧创作室,辽宁 朝阳 122000)
随着十八大胜利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也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十九大,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坚定“四个自信”提出了明确的指示。特别是在文化自信中提及的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戏曲艺术一枝独秀,以国粹京剧为代表的中华戏曲艺术博大精深,给我们以启迪,给我们以陶醉。在戏曲百花园中,除去京剧艺术之外的戏曲艺术形式,我们统称为地方戏曲,地方戏曲扎根地方,接地气,有温度,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地方戏曲多以各省市为代表,相继成立了具有地域性的自主戏曲团体,有的延伸到了县区一级,这些院团坚持常年活跃在基层戏曲舞台,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近年来,我国戏曲舞台好戏连台,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已经渐渐成为常态化,不少县级院团竞相亮相京城的舞台剧场,这些来自地方剧团接地气的演出不但赢得了专家的好评,还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掌声。那么,是不是地方戏曲登上京城的舞台就意味着它的发展一帆风顺了呢?至少目前我们还不能下这样的定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新时代社会矛盾的转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的文化建设,它涵盖了戏曲艺术在内的所有文化领域。下面,我们就针对戏曲艺术的发展走向,来谈一谈新时代地方戏曲的创作走向问题,以此来探索地方戏曲如何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已经有了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现代娱乐方式,影院的普及直接威胁到了戏曲的生存空间,这种大投入、大制作、大震撼精彩刺激的大片吸引了绝大多数新生代的观众,再者就是网络和自媒体的普及,更是把戏曲艺术挤到了狭窄的空间难以喘息,所有这些也间接导致许多传统戏曲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在当前,许多基层剧团的生存也遇到了诸多困难,不少地方剧团的演出也由以前的“一票难求”变成了现在的“一票难售”,甚至有个别演出场次出现了没有观众的奇特现象。以辽宁省朝阳县评剧团为例,这个辽宁省“雷锋号”先进团体和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单位,一度以扎根基层为群众演戏为突破口,享誉全国,可是,近年来却出现了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的尴尬场面,剧团到了难以维系的囧境。难道果真是基层不再需要戏曲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它在观众当中仍然有较大的市场。那么,如此的尴尬境地是如何造成的呢?除去外来文化的冲击,地方戏曲本身的创作瓶颈,也是让这门艺术萎靡退缩的原因之一。所谓“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就是反应了这个问题。那么,如何抓住剧本创作这个“牛鼻子”来解决问题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
地方戏曲的发展在于创新,而创新要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有些基层剧团为了迎合某些观众的口味,不惜让戏曲节目改变得庸俗化起来,使得地方戏曲变得不伦不类,里面甚至充斥了一些不健康的“三俗”内容。最具代表性的剧种,大家都熟悉的由东北“二人转”演化来的拉场戏,这里不必细说都心知肚明了。舞台上往往以低俗的表演来迎合观众,人物、角色不堪入目,表演粗俗,表面上赢得了观众和票房,岂不知这是一种非常得不偿失的做法,并不能长久吸引住观众。地方戏曲要真正做到留住老观众,发展新观众,就要结合实际在创作上下功夫,让剧目能够体现社会正能量,讴歌真善美。2016 年,朝阳县艺术推广中心(改制后的朝阳县评剧团)排演的新编传统评剧《双鱼坠》参加第十届中国评剧艺术节轰动“评剧之乡”唐山市,连演七场,场场爆满,博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中国评剧网第一时间发表了“传统评剧《双鱼坠》唱红评剧故乡”的报道。
《双鱼坠》是朝阳县艺术推广中心精心打造的以“人以善恶分,善恶终有果”为主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型传统古装评剧。该剧不但在评剧节期间,场场爆满,在朝阳市群众文化节上也是好评如潮,深受朝阳市民的喜欢,在春节送戏下乡的演出中,成为了村村必点的一出戏。这就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要在创作和创新上做文章。
在戏曲气候不景气的当下,好多地方剧团捉禁见肘苦苦挣扎,艰难地维系着发展。更有甚者在抱怨戏曲艺术不景气的同时,埋怨政府没有真正重视和支持戏曲艺术的发展。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大气候,政府的财力有限,加之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政府急于把剧团推向市场等等。这些都使地方戏曲的发展受到了挑战,但如果真正的走进民间,有的地方戏并不是那么的不景气。比如,在辽宁省的朝阳县,二十八个乡镇中就有十余家民营评剧团,演职员300 多人。清风岭镇哈拉贵业余剧团每年要在河北、内蒙、东北等地大约演出二百多场,还有波罗赤镇卢杖子业余剧团、羊山镇五佛洞业余剧团等等,这些剧团在当地都很有名气。他们农忙务农,农闲排戏,备受农民欢迎。农民剧团演出的剧本多数出自农民之手,他们生活在农村,作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催人奋进,时代感强,可以说百分百的接地气。小戏《十月金风》讲述的是村干部带领农民致富建小康的故事;小戏《良心树》反映的新时代农民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等等深受观众喜爱。清风岭镇哈拉贵业余剧团排演的传统评剧《秦香莲》、《三看御妹》、《杨三姐告状》、《牧羊圈》、《重圆记》等等剧目多年轮番上演,每每都让老百姓百看不厌过足了戏瘾。2014 年,该剧团被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委授予“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先进集体。正因为评剧艺术在朝阳县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所以,不论是庙会还是婚丧嫁娶,他们都会想到请剧团来唱戏。乡亲们都说: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最喜欢的就是评剧,不但喜欢看也喜欢唱,我们会让戏曲在我们这里永远接地气。
戏曲艺术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群众之中。可以说,戏曲艺术是千余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反应一个时代的“活化石”,是劳动人民的心声。地方戏曲则更是各地民众的地方口味,无论从民俗民风还是传承创新,一路走来它只所以有生命力,正是由于地方戏曲表达了各地群众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有乡音乡情,它才成为各地群众的文化符号和精神依托。有句话叫“要想有人气,必须接地气。”具体的说就是接近广大人民群众的喜好,反映他们的心声,讴歌他们的成就,就如习总书记讲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样,地方戏曲的素材也就会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和生活中呈现出来、活跃起来、发展起来。反之,如果我们的地方戏曲创作远离生活、远离群众,高高在上,自我感觉良好,那就失去了根基,失去了支撑,也就不可能创作出真正“接地气”的剧目,戏曲的发展之路也就越走越窄,越走越没前途。
因此,地方戏曲想要继续的发展传承,绝不能一味的迎合低俗,图短平快,只有潜下心来,从创作入手,扎根基层、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接上地气,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就能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贡献。为此,我们各级政府应该担当起责任,从全局出发,从扶持地方剧团的建设上下功夫,为“文化自信”筑牢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足精神食粮。具体建议应该是:一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大资金支持,比如:设立奖励扶持机制,鼓励创作精品剧目等举措。二是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基层院团的作用,把购买文化产品作为政府扶持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政府购买的文化产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优质食粮。三是推动基层院团的剧目创作力度,可以以政府的名义举办汇演、展演等活动,助推剧团剧目创作创新。四是加强地方戏曲人才培养,如可以仿效文化旅游部组织的“编剧高级研修班”,面向地方院团培养创作人才。五是加大对基层院团的宣传表彰力度,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文艺团体好像游离了政府管辖范畴,直接成为了市场行为,大有自消自灭的趋势,从长远发展来讲,政府应该搞好“放管服”,为地方院团剧目创作加油助力。六是培育地方戏曲发展的观众土壤,推动戏曲进校园等活动,为基层院团搭建演出平台,比如:在政府管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组织下,在资金的扶持下,有序开展传承,为戏曲发展添砖加瓦,在这方面,有的地方已经见了时效,那就是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加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牌匾,以地方院团为主体开展演出活动,惠及民生。
十九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我们戏曲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我们欣喜地看到,进入新时代以来,各级政府都积极地出台了有关扶持戏曲发展的措施,同时也加大了对基层戏曲院团的扶持力度,地方戏曲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但是,“打铁还要自身硬”,戏曲艺术更需要依靠自身,不断的去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讴歌时代,讴歌人民,用戏曲独特的视角去创作贴近新时代、反映新生活的好作品,这样才能让戏曲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彰显文化的魅力,筑牢文化的根基,让“文化自信”真正扎根广大人民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