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向

2020-12-08 13:06黄孟霞
魅力中国 2020年2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生活化

黄孟霞

(广西靖西市渠洋镇渠洋初级中学,广西 靖西 533821)

自己作为担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本人从教20多年来,一直秉承教书育人的理念,把教材里的知识点尽可能都传授给学生,可以说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但学生们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并没有达到完美。反观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在教学的有效性上值得深深地反思。

一、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激发学生自学热情当作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让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引入生活实例,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例有机结合,体现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降低学生对学科理论的理解难度,便于学生结合生活实例理解课本知识,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并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在讲解“如何与父母沟通”这一环节时,以表格形式,出示实例,如妈妈偷看“我”QQ 聊天记录、爸爸严禁“我”玩手机、父母干涉“我”交友等,让学生从“时间”、“地点”、“方式”三个方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探讨沟通技巧。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引入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事例,增添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唤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促成活跃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延伸和升华。如我在讲授成年子女应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时播放歌曲《懂你》,从而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提升了道德素养,增强了法制观念。这样的教学巧妙地整合了语文、艺术、音乐等学科知识,提高了教学实效。

生活化课堂模式,是指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在传授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带着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走进课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教学模块。生活化课堂的步骤可以总结为找寻案例、分析问题、贴近生活。做到多多思考,多多总结。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课堂模式,将枯燥的课堂学习生涯与现实中的生活互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进课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使学生的生活上的问题与课堂上的知识结合,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实行角色扮演,深化学习体验

除了一些直观情境的创设之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促使学生以更加直观的形式进行情感体验,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在“法律在我们身边”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在生活中,法律有着怎样的具体体现呢?”鼓励学生勤奋地思考,充分自己的观点去陈述;之后为学生设置消费者维权情境,要求学生扮演消费者进行维权。如购买到伪劣假冒产品时应怎样维护自身的消费者权益?肖像被违法商用后怎样维权?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探究法律解决路径,促使学生感知到我们身边处处存在法律,深化学生对法律的认知,让学生懂得使用法律武器合理维权,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开展体验活动,深化学习体验

为使学生的体验得到不断深化,教师还可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密切师生教学互动,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情感升华。例如,可以让学生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或上街做义务交通劝导员,或到养老院慰问老人,或到福利院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或到户外拾捡垃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直观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树立服务社会、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的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增强教学效果。在初中课程体系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在育人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可帮助他们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体验情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实现情感的升华和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科价值得到充分展现。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以生为本,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加以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实效。

结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如何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关乎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初中学生是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也是广大从教人员的历史责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任课老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