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晓佳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712)
课程思政是一种在寻求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基础上发挥“德育”作用的综合性教育理念,“以人为本”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与思想教育共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面教育和全方位教育,是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前景。总书记在2016 年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努力创建一个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清楚地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身为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而是探索德育专业课程原有知识体系中隐藏的思想政治因素。因此,教师应发挥专业课程教学的主体作用,在“整体课程教育”环境中有效地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真正实现知识和实践的统一。
对于空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许多礼节内容,与不同于其他交通工具的飞机上的服务实践息息相关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空乘,不仅需要具备多种与乘客进行交流的技能,而且还需要利用这些技能提高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护理技能以及维持公共秩序的能力。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帮助空乘以规范的礼仪处理各种乘务员问题,有必要实施实践教学,加强保证交流效果基本条件的礼仪培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体现航空公司的形象和专业能力。
具有对各个阶层的人民进行教育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不仅是传统的思想政治路线使然,还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融入教育”的目标,要求所有学科的教师应根据课程的个体,有系统地,有目的地选择与现实相符的思想政治要素,认识到协作教学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对于实践教学,需要认识到它不是重复单一的教条,而是要真正实现育人的使命。
国家对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未切实做好学生的理想教育和道德指导,为国家和民航业培养可靠的后继者,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考虑到学生的内部和外部,内部素质会影响外部行为,学校可以明确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要重视思想政治课与课程相结合,还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通过思想政治教学改革,重视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为了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使人才培养更符合当前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首先高等学校空乘人员礼仪人才培训计划应教学和实施要充分探索德育、体现德育,梳理和总结了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共同点后,将思想政治观念、包括德育内容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专业素质培训目标,对包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行课程、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计、利用校企合作、引入行业和企业标准等人员培训计划进行修订,以制定出更可行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详细规则和标准。
为了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专业培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内容的个性特征,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在原有教学内容和设计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思想政治因素,挖掘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成分,以在保持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完善思想政治观念,融入德育功能,改进课堂道德教育功能。例如,在将服务理念、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融入自己价值观的应急课程中,在办理登机实习课程中讲课时,涉及机舱逃生时,可以指导学生思考机组人员了解疏散的法律义务,培训操作的要点和细节与民航安全等细节,告诉他们必须具有严谨认真的责任心和作风。
首先,应该充分理解课程德育功能的教师,作为育人的主力军,应改变传统观念,通过参加德育讲座和研讨会,提高思想政治意识和素质,不要盲目地将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区分开。增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德育意识,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其次,在课程专业知识的教学中,从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课程实施、教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方面,注意思想政治方面的结合,根据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自觉调节言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德育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榜样,以自身的道德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坚定地相信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