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就业工作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

2020-12-08 04:58:57向中坤
山西青年 2020年3期
关键词:困难毕业生大学生

向中坤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8

近年来,毕业生的数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经济新常态形势下,人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的改变着,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变得显著起来,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二零一八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已经高达了八百二十万人,创历史新高。而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已经出现了总量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矛盾,一方面大学生人才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的现状,大学生供给链已经完全超过经济增长对大学生的岗位需求;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地区结构之间出现不合理的现状,导致大学生的自身知识无法满足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相关的就业工作人员应该对现存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探讨,针对现存的问题构建精准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指导体系与就业帮扶体系,构建符合人才需求与企业需求的就业工作模式。

一、就业形式成因分析

(一)劳动力总量大于市场的需求量

我国的人口总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特别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生育人口达到了巅峰时期,导致当前我国的人口数量一直高居不下,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就业压力。除此之外,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转移,以及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吸收能力大幅降低,导致劳动力供给总量远远超于市场的需求量,大学生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

(二)毕业生总量不断上升

高校扩招使得毕业生的总量持续上升,大学生的就业市场逐渐发生改变。近年来,高等教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毕业生的数量急剧上升,有关部门统计,二零零二年高校的毕业生数量仅有一百四十五万人,而到二零一八年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就已经达到了八百二十万人,仅仅十六年就增加了六百多万人,而每年就业人群中还有很多往年的毕业生加入到队伍中,就业人才市场逐渐从以往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的现状。大学生的就业市场逐渐变得市场化,价格机制在就业市场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高等教育的增长幅度,社会的总就业形势也变得日益紧张。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就业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模式从以往的计划分配方式转变为了供需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但是由于市场机制还没有建立完善,仍然存在着一些体制性的障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一方面,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在影响着市场经济,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在发挥着作用,用人机构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也没有健全。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发育还有待完善,就业市场缺乏规范,劳动力要素的配置还不够完善,不仅是毕业生觉得就业难,企业单位也觉得很难找到满意的人才。

(四)就业结构欠缺合理性

大学生就业结构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专业、地区等方面,在专业结构上,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的上升,很多高校仍然秉持着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眼光,与市场、信息之间存在较大的观念差异,并没有根据市场发展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一味守旧。另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出逐年盲目追求专业齐全的问题,并没有关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是否相符,导致高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之后,社会适应能力极差,无法找到对口的企业岗位。从地区结构上来看,就业受到地区经济的影响,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非常好,而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就不容乐观了,人才供应十分欠缺,人才流失情况严重。

(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思想问题

就业困难的问题,除了存在社会客观因素之外,毕业生自身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比如就业思想方面。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取向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取向还处在形成的时期,还不够成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还没有固化。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思想冲动,不稳定,因此相关的就业工作还需要对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一定的引导。在这个信息传播速度迅猛,经济发展速度极快的时代背景之下,学生的思想观念极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学生极其容易受到一些网络思想的影响,形成初期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有的大学毕业生就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崇洋媚外的思想,甚至有的大学生毕业生缺乏对自我的认知,出现了自我膨胀的心理,表现的狂妄自大,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不愿意从事底层的工作,只想做高管,做着一夜暴富,成功人士的美梦,却不愿付出汗水。

二、精准就业工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一)准确把握就业困难人群的信息

高校就业工作要将目光转移到“关键少数”就业困难毕业生的身上,找到他们就业困难的原因,为他们做好就业工作最后一公里路的铺垫,在这一方面高校就要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作用了,建立相应的就业工作队伍,就业工作队伍主要由毕业生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等组成,对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度的调查,为未就业毕业生以及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建立相应的一对一档案,认真分析其就业困难的原因。针对就业能力不足,毕业困难、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建立相应的档案分类库,做好精细化的就业管理,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和帮助,掌握就业困难学生的实时情况。

(二)完善建立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机制

高校的就业工作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实施,做到灵活开展业务,针对不同就业困难问题的学生要针对性的实施帮扶策略,要秉持着“一个都不能少、每一个都要落实”的原则展开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实施一对一的就业帮扶管理策略,有针对性的展开帮扶工作。比如针对就业能力差的学生,就业指导员可以针对其个人优势,筛查出适合其发展的职业,针对学业较差的学生,可以联系专业的教师,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学业辅导工作,帮助其修满学分毕业。同时高校还应该针对就业困难的学生建立跟踪帮扶机制,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后期学习情况以及工作情况进行跟踪了解,真正做到“扶上马、帮一程”,避免其再次出现就业危机。

(三)整合资源,合理进行就业帮扶工作

高校就业工作部门的工作给人员,要积极研究国家的就业政策,并对其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毕业生深入到基层中工作,为毕业生提供政策指导。积极为毕业生寻求校园和社会资源,尤其是校友资源,学校可以利用校友资源优势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比如可以将往届的毕业生资源介绍给他们,或者是一些校园创业资源。就业帮扶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与就业观念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创业能力的理念,帮助大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就业方向与就业观。对于一些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可以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创业能力培养。

三、结束语

如何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不仅与每个大学生的利益息息相关,关乎每个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更是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此,我们更应该为大学生们构建精准化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为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指导帮助。

猜你喜欢
困难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选择困难症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有困难,找警察
小说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1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