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献采访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路径研究

2020-12-08 04:58:57
山西青年 2020年3期
关键词:编目馆藏图书

刘 娟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长期以来,图书馆在进行文献采访与编目时,往往是依据馆藏的实际建设需求来对文献资源进行有针对性地采集、存储与整理,其全程几乎不会和读者产生交互,这也使用户的需求很难得到有效满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网络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图书馆在文献采访及编目方式的升级与转型。尤其是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来说,其能够对人的思维进行模拟,从而使系统具备认知学习能力,这样有助于对复杂问题进行更好的解决,而将其在图书馆中进行应用,势必会大大拓展图书馆的服务空间,进一步拓展其功能,从而使图书馆在服务上实现智能化。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智慧图书馆”这一全新形态得以催生出来,相应的其文献采编模式也将愈发与移动网络环境相靠拢,这也是时代变革背景下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全新趋势。

一、图书馆文献采访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

(一)能够使文献采访的决策规律得到呈现

对于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来说,其自身相当于是一个进行决策采购的过程,在该工作中需要以经费预算为依据,对文献的具体来源、折扣及价格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保在经费预算最少的情况下获得最具有价值的文献信息。文献采访人员还要结合用户的需求制定采访清单,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可以馆藏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特色,使文献采购清单在拟定过程中能够与馆藏实际建设需求相符,其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明确文献采访的内部规律,并根据这种规律来进行文献采购,从而使文献采购能够与用户需求相符,此外,其还可通过量化指标来对文献的采访价值进行衡量,以便于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对采购流程进行计算,并能够对文献采购进行实时跟踪,从而使采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得到及时的发现与弥补。

(二)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用户需求

图书馆在进行文献采购时,需要将用户需求作为指导,以此确保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能够和用户对知识的实际需求进行紧密联系,其可依据不同层次用户的兴趣爱好来对文献资源进行采访。在对文献采访决策制定之前,需要对用户实际需求进行明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用户信息,如用户职业、用户年龄等,以此明确不同层次用户在文献信息资源方面的隐性需求,然后通过线性回归等方法来进行需求预测,确定能够对用户需求产生影响的因素,使这种隐性需求得以显性化,进而使其真正能够转化成用户对知识进行获取的相关行为,从而使用户能够更加积极地对信息服务进行获取,这样也能使图书馆中的馆藏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

(三)能够使文献采访效率大幅提升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使采访人员在信息分析评估时变得更加便捷,通过对语义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现代化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可使技术视角变得更为广泛,使馆藏资源建设得到加强。通过对馆藏文献质量评估模型进行构建,还可使文献采访效率大幅提升。并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使馆藏资源的存储变得更加方便,其可利用云端设备来存储海量的馆藏资源,并且可防止出现数据丢失现象。当图书馆中的服务器出现故障时,人工智能技术可利用云端服务器来对故障信息进行采集与传递,并通过备份设备来进行数据恢复和还原,以此确保用户服务不会受到影响。

二、图书馆文献采访中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决策分析

(一)信息采集

互联网背景下,人们可通过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来对现有的馆藏信息进行查询,同时还能依据采访人员书目清单来对馆藏资源的到馆时间进行查询。用户在发出查询请求时,服务器会自动从馆藏数据库中对与用户查找条件相符的信息进行查询,并通过智能化核对、整合及评价等来得到用户所需查询的结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使文献采访人员对用户的需求数据进行大范围的获取,同时还能与用户进行相应的信息交流与互动,进而使不同层次用户的实际需求得到全面掌握,并由此制定出对应的采访方案,从而使用户推荐书目、科研资料以及教学材料等得到全面的采集,并最终存储在书目信息数据库之中。计算机还能够清点和查重采购书目,只需对限制条件进行设置,即可实现智能化筛选,从而使许多重复或不重要的信息得以被删除,使馆藏数据库能够存储需要的文献资源。

(二)评价模型

在对采访决策进行制定之前,除了要对用户需求等信息进行全面采集以外,还要对文献的价格、出版单位、借阅数据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还可系统地收集用户推荐信息来对具体的采购书目清单进行确定。计算机会分析不同层次用户的行为数据,并结合限制条件,在定量模型中导入用户的需求信息,然后进行定量评估及运算。在进行评价时,计算模型的设置可以文献的学术影响力、借阅数据以及价格变化等方面来进行,通过层次分析法来对文献采购价值进行确定,以此确保经费得到科学的分配,通过对评价模型进行调整,使最终结果得以准确计算出来。

(三)智能决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对各个学科的文献所获得的经费比例进行计算,并可实现对文献资源类型的科学归类,从而确定文献的采购数量及费用,并可依据用户需求强烈度来对文献的复本量进行确定,从而使书目采购订单得到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可通过干预机制来对输出结果进行智能评估同,同时还能动态跟踪采访全程,在此过程中只需对参数进行调节,即可实现合理干预。而利用反馈系统则可使用户反馈信息得到采集,并结合用户评价来对文献采访活动进行调整。

三、图书馆文献采访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路径

(一)在馆藏数据库构建中的运用

在对图书馆中的文献进行编目时,需要在管理系统中录入图书信息,包括图书的出版单位、价格、题目、作者等信息,并依据学科进行分类,生成档案,并将其作为馆藏书目数据库在构建过程中的基本单元。在进行文献建档时,需要含有相关标签,计算机系统则会将物理地址分配给每本图书,并设置封面,从而使文献能够得到精细检索。用户在对图书馆系统进行登陆后,则可利用关键词来检索图书,除此之外还可点击图书封面或扫描封面上的二维码来对文献链接进行访问。因图书单元有着很多的对应元素,如出版发行单位、分类号等,因此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对这些元素的描述特征进行获取,以便于实现对用户所需图书的快速查询。

(二)在文献编目数据平台中的运用

在进行图书馆文献编目时,必须要对数据进行细致分析,也就是依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及文献编目标准,利用统计手段来分析采购图书中的相关信息,使用户的文献资源偏好得到全面掌握,通过对文献资源进行整理及分类,使馆藏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利用人工智能可对各种编目数据进行快速采集,并以此建立对应的编目数据平台,还可对文献资源在图书馆中的借阅情况、利用效率等进行查询,通过数据运算来实现对用户需求的预测。广大用户也可将信息共享到平台上,以便于其他人对编目规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编目人员能够对最新动态进行掌握,并确保文献编目工作的智能化及规范化。

(三)在智能自助服务中的运用

在机器人领域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使机器人产生一种与人的思维、感知相类似的运行模式,进而使其能够代替人来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工作。可将智能机器人应用到图书馆,使机器人能够进行文献编目工作,进而使馆藏书目能够得以自主录入。机器人在实施自助服务时,其步骤如下:当计算机下达取书指令时,智能机器人会对该指令进行响应,然后依据预先规划的路径,采用激光扫描方式来定位图书,并进行导航,在确定图书的物理地址后,智能机器人会利用传感器设备将图书取出,并通过核对终端来对图书信息进行信息核对,在核对无误后将其放到指定的编目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图书馆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智慧化,相应的也改变了其文献采访与编目方式。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以此实现对文献采编组织结构的改变,必将有力支持采编部门的智能化发展,从而使馆藏资源的建设质量得到可靠保障。

猜你喜欢
编目馆藏图书
馆藏
现代装饰(2022年6期)2022-12-17 01:07:32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天一阁文丛(2020年0期)2020-11-05 08:28:36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1:01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文物春秋(2014年2期)2014-12-24 21:23:05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发展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2期)2014-02-27 14: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