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工业学校,河南 南阳 473035)
校企合作已然成为现如今职业教育的一大趋势,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能够有效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而言,通过与学校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能够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弥补企业人才短缺的现状;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在与企业的合作中,能够为学生搭建实训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以训练,实现电工电子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实用性人才,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1]。学生在企业内部参与实习,在校期间便能够积累相关的就业经验,了解企业在电工电子生产中的运行机制,能够为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方向和目标。通过强化电工电子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采用现代学徒制带动学生的专业发展,学校、企业、学生各司其职,在拓宽学生实践学习渠道的基础上,促使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现代学徒制理念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运用,需要专业教师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进而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对电工电子市场行情进行调研,了解现如今电工电子人才的需求,进而明确教学目标,使得电工电子教育与学生的个体发展、时代需求相适应,符合市场对电工电子人才的期望,从而构建极具特色的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学生在校内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校外实训活动。因此,学校应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优化模式,采用校内导师制和企业学徒制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双重指导,让学生实现学生向学徒身份之间的自由转换,增强现代学徒制与学生个人发展之间的适应性。现代学徒制理念同样要求学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关于学生在校理论知识学习的内容企业要参与,学生校外实训练习的环节教师要做好监督,最后,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学业成绩中,并颁发电工电子结业证书,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创业、就业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
对于以往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而言,教师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种比例上的悬殊致使学生综合能力难以提升。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际能力难以与将来的职业岗位相匹配,不利于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基于此,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师应意识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创新电工电子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对于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而言,教师应将技能型人才作为最主要的培养目标,邀请电工电子行业的专家和讲师为学生开展讲座,并参与课程设计,这样才能体现电工电子教学的时代性、实用性及有效性[2]。在利用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电工电子专业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习特点,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实训学习氛围,将他们实践学习参与的兴趣作为出发点。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校内实习基地,邀请企业专业进入学校,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投入度,让学生在电工电子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自豪感。
总之,现代学徒制理念的运用应突出中职电工电子教学的实践性特征,以现代学徒制教学理念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通过强化校企合作,拓宽实践学习渠道;注重市场调研,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实施教学改革,创新专业教学活动,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探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了解电工电子行业的最新情况,真正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加优质的电工电子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