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小营满族乡中心小学,河北 承德 068251)
情景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小学音乐教育对于丰富小学教育的内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将情境教育法运用到现代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教学的热情,还能对培养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情景教学的重要性及如何运用到小学音乐教育中来共同探讨:
长久以来,学校教育一直保持着将知识简单的灌输给学生的教育模式,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抽离了实际的生活情景,学校已然成为了复制"僵化知识的工厂"。而音乐的教育形态也是如此,其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背诵、记忆、反复练习",这不仅让学生失去思考,也让他们在练习时对每个环节行为的监控能力失去了控制。如一直保持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不进行创新将会使学生的学习趣味低落。具体来看,现在小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不当,教学时间不足。由于学校教育需要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安排学习其他科目,而被其他科目挤压就会使学习音乐的时间不足,无法很好的实施小学音乐的教学。
(二)学生对音乐感知水平的不同。在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度上的不同,天赋不同,综合能力也不同,就会使程度落差大。
(三)课程规划不合理。在音乐教学大纲上无科学、完整的规划,课程安排也不合理,因为音乐教学对文化课成绩的影响不大,导致音乐教学容易被忽视。
在音乐教学中,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但刻意要求学生通过运用准确的情感、自己的心声来完整表现一首歌曲,却是一大难题。能有效的去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调动学生 "入情"、 培养学生以情带声的表达歌曲则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教育是一种艺术,而情境教学能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引导其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完善了他们的道德观,使艺术的创新得到了升华。
让学生走进自然,回归到生活中去,让他们在自然中体会音乐的存在,这样才能让他们对抽象的事物理解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不在只是拘泥于室内学习,而是能走进自然,用生活、故事、录音再现情境,并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理解歌曲中反映的意境,从而可以用自己的真实感情去演绎和体味歌曲。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多媒体设备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它也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教学中来,它实现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的优越性。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本、动画、音乐有机结合起来,直观、快捷的展示在音乐课堂上,添加了音乐教学中的活力,也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兴趣。
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式发展,学生的表现欲也越来越强烈,在教学中增加学生表演的机会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将音乐用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让学生在对歌曲充分理解后,开启合理的想象将其表现出来。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能让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快乐。
由于情景教学法能将刻板的的书本知识融入到音乐中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的歌曲。因此而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推崇。然而在运用时也要注意一下几点问题: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设计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此来调动学生兴趣;其次要结合教学目标来完成情境设计。在小学阶段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如果教学时将场地从课堂转移到郊外,那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郊外的其它景色所吸引,从而忘记了课堂的教学目标。这时候老师的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最后则是要设计出自然连贯的情境来教学,要在实际情况下将教学内容与情境有机的结合起来,设计内容不可牵强,矫揉造作,要本着为学生更好理解歌曲的本身而设置情境表演。
结语:总体而言,音乐课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它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难题,而情景教学法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难题,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多姿多彩的情境,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于其中,乐于其中,感于其中,让教师做到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情境教学法对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