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2020-12-08 15:51:03
山西青年 2020年13期
关键词:思政课针对性教学方式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007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高校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此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对反思当前思政课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改革思政课教学模式,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认知不足

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兴趣较低,学习积极性不足,甚至出现学生缺课、逃课的情况,即使来上课,大多数学生也只是沉迷于手机,没有真正学习思政课教学内容。其原因有很多方面。首先,思政课这一门学科的理论性较强,大多数学生觉得思政课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与自身专业没有联系,与未来就业、发展也没有很大的影响,学不学都一样。其次,思政课需要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思想,这与学生现实生活所追求的东西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困惑。最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信息涌入校园,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手段也逐渐丰富、便捷,这些网络信息带给学生极大的冲击,进而让学生丧失对自我价值的判断,甚至部分学生对思政课产生抵触心理。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学重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在思政课教学中,主要讲述了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贡献,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没有详细的内容,进而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与自身观念不符,进而不愿意学习思政课。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多数思政教师没有将教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单一。思政课是由中学延伸至大学,其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虽然大学思政课加强了基本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但学生缺乏新鲜感,如果思政教师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那么其课堂氛围就会过于沉闷,而学生会认为思政课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脱离,进而失去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过于落后

现如今,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方式仍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教学方式,在这种说教教学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大多数时间是教师在讲,而学生被动的听。如果思政课一直用这种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在讲台下会逐渐走神,失去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出现玩手机、睡觉等现象。虽然思政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储备,但是在课堂中学生参与度低也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率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部分思政教师对于学生采用约束、批判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限制学生思想自由,更是大大激化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导致学生对思政课产生一种抵触心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青年教师逐渐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加入了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辩论赛等教学环节。但由于其思政课的特点,无法有效体现思政课的趣味性。

(四)高校思政课教学思路存在误区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时,有时因为思政教师自身问题,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第一,大多数高校思政课由中青年教师展开教学,这一教师群体虽然有着足够的知识储备,但是其教学时间较短,教学经验相对欠缺,在实际教学中,无法抓住教学重点,进而阻碍了自身教学水平的发挥。第二,部分思政教师的教学思路存在误区,认为在当前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思政教育已经无法起到原有的作用,进而影响高校思政教学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问题。

二、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与针对性的相关策略

(一)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师生之间沟通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多种多样,并且很多社会事件经过网络发酵,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要想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首先要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真正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以此为基础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思政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价值追求,对学生予以一定的引导和疏导,从学生自身出发,转变教学方式,比如,思政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关注点,并将其加入到课堂教学中,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对该社会事件的看法,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思政教师还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加强对时事政治、社会现象的关注,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锻炼学生的政治敏锐性,保证高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的有效提高。

(二)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思政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其思政课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思政教师只是一味的照本宣读,进而导致其思政课内容过于单一,学生对于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足,所以其效果无法有效呈现。所以,思政教师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中,首先,思政教师要注意收集当下的时事政治热点,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可以收集当下的社会道德实践、新闻热点。然后在课堂中注重学生对该事件进行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自己的看法。同时,还要加强对某一时事政治热点相关信息的收集,对其道德规律和政治规律展开研究。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判断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课外开展思政课教学,由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部分高校因思政学科基础薄弱,其学科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思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其研究方向不够明确,进而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因此,首先,高校要加大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建设力度,招收专业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思政教师,做好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其次,要加强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和交流,构建新时期下思政课教学体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再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思政教师不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师教学方式

现如今,高校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极其敏感,并且对于互联网极为适应,善于网络交流,思政课教学要想加强其有效性和针对性,就要从以上问题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思政教师要抓住时代变化的特点,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纳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微信、微课、慕课等途径,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以此加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三、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途径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教学,因此,如何通过新媒体以及互联网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对思政课进行创新是每一个思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与针对性的相关策略。

猜你喜欢
思政课针对性教学方式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