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的相关探讨

2020-12-08 15:51:03
山西青年 2020年13期
关键词:育人院校幼儿园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良好的育人模式,是对幼教行业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的要素之一。基于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就应该通过学前教育专业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结合,利用有效的育人模式对学生进行良好教学,使得能够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情况下,达到对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和满足[1]。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育人策略

(一)对“两个”委员会进行成立,以此提供相关合作保证

在幼儿园和幼儿园教育的主管部门当中,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领导可以对相关的学校专家指导委员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委员会进行成立,并对一些专业的院长和业务领导进行聘请,由这些专业人员担任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之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对座谈会的定期召开、专家们意见的有效听取等,让委员会的成员把关相关的政策,并在制定相关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的同时,邀请委员会成员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进行讲课,或者对专题讲座和幼教信息报告等进行开展。如此就能够在委员会良好的监督和政策制定下,实现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有效育人。

(二)签订合作协议书,以此提供持续合作的动力

其实,高职院校也好,幼儿园也好,两方合作的内容是全方面的,其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而高职院校和幼儿园合作协议书的签订,以及相关实习基地的建立等,可以说都是高职院校和幼儿园持续合作和以后有效发展的基础。而高职院校在和幼儿园合作之后,两者就成为了合作伙伴关系,在这样的关系当中,两者就可以共享彼此的资源,均摊两方的利益。幼儿园可以将实习场地提供给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将更好的服务提供给幼儿园,以此实现持续合作动力的有效提供[2]。首先就是资源共享。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合作所共享的资源除了人力资源和教学设备资源外,当然还包括着环境资源和信息资源。而且幼儿园的需要应该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和合作之中放在首位的因素,在这样的首要地位当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还应该以幼儿园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对所有能够对幼儿园需要进行满足的条件进行有效创造,以此急幼儿园之所急,想幼儿园之所想。而幼儿园也应该将高职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需求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需要为依据,对其进行满足。如此方能使得两方互惠互利,从而为双方以后的合作奠定基础。其次就是主动付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非常多,而这也可以说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力资源的优势所在。因此为了能够对学生的爱劳动精神、吃苦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进行培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领导可以对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行组织,以此让学生为幼儿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像卫生的打扫、玩教具的制作、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以及对幼儿排练节目的指导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从而在有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实现高职院校和幼儿园之间友谊桥梁的有效构建。再者就是情感沟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对相关的联谊活动进行定期的召开,并在召开的同时对幼儿园进行邀请。以此在将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加强时,达到双方合作友情的有利缔结。最后就是各司其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都应该承担起彼此之间有联系的任务,像对教师的培养等[3]。高职院校需要教学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而幼儿园也要培养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以此在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的有力实现。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策略所需遵守的基本原则

(一)互惠互利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合作的主体是学校和幼儿园。高职院校在合作当中担任着人才输出者的角色,而幼儿园则担任着人才接受者的角色,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中对合作最主要的动力来源进行推动,就是学校和幼儿园进行合作的共同利益。对高职院校来说,进行合作首先就需要以幼教行业的发展变化情况为依据,在对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幼儿园发展的要求进行结合时,需要对多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探索,如此方能促进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其次就是学校需要通过对社会发展需求的研究,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为依据,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和考试方式等进行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更是要深入变革。如此方能使得学生对行业内外的需求进行适应,从而实现多出口就业趋势的有力形成。之后就是高职院校作为人才的输出方,需要对幼儿园在人才的应用方面进行了解,并对幼儿园在人才的要求和意见方面进行主动征求,以此在对人才实际应用情况的反馈给予重视的同时,促进对适销对路人才的培养,从而在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最大创造的情况下,对良性的市场循环进行有效形成,进而达到高职院校对自身生存空间的发展和扩大[4]。而对于幼儿园和相关行业来说,员工的素质就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在这样的关键因素当中,幼儿园需要以自身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进行主动介入,并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方案当中,对行业中所要求的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等进行体现。以此在对人力资源重组进行实现时,对优秀师资队伍进行保持,从而达到幼儿园自身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增强。

(二)优势互补

事实上,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的合作当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主要想合作的是学校方,而对学校人才实践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就是学校想要合作的主要目的。通常来讲,学校方都希望对一些师资力量比较强的正规的名牌幼儿园进行合作选择,以此来对学校场地不足、实习指导教师缺乏以及学生良好职业能力的形成问题等进行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方自然也就成为了合作的主要需求方,因此自然的,学校就需要对能够满足条件的幼儿园,或者优势较为互补的幼儿园进行有效寻找,从而实现合作协议的完成。另一种情况就是一些中小型幼儿园对学校进行主动寻找,并寻求与学校之间的合作[5]。像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幼儿园希望以和学校的合作为依据,对学校的品牌效应和师资的支持进行获取,以此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幼儿园在合作方面,毫无疑问会有极大的积极主动性,在合作时,也可以很好的促进高职院校利益的实现。在这两种情况当中,高职院校和幼儿园都需要对与条件相符合的合作伙伴进行选择,并在选择之后对合作双方需要拥有共同的利益目标、意向和意愿这一原则进行遵循,以此在优势互补的合作当中,实现两者对成功的有效获得。除此之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的合作育人模式一旦确定之后,合作双方就必须利用协议的形式,程序化固定住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在固定之后,双方都需要对协议进行共同恪守,并在对责任和义务进行各自承担时进行相互勉励。如此方能在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双方责任和义务的承担提供保障时,实现对合作的平稳发展。

三、结语

在当前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改革中,学前教育教学模式是一个基本而重要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师培养学生的方式越来越多,而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也相应的得到了提高。基于此,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有效的育人模式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以此在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时,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育人院校幼儿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