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1400)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高效性、安全性及便捷性特征,为一项操作要求较高的融合性技术。随着现代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在机械工程中得到应用,能够将人工控制的模式,转变为系统控制的方法,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与环节,是提升机械工程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比如煤矿行业中的挖煤工序自动化技术、摊铺机的自动填料技术等,均为常用的技术。随着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能够促进自动化技术的提升。文章将根据当前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工作带来参考作用。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价值分析

(一)精确控制误差,保证机械加工质量

传统机械工程中多以人工操作各项机械设备,易于出现误差[1]。比如生产机床夹具,其功能主要在于加工工件中的定位、夹紧,减少误差发生,进而保证机械加工的工件质量能够满足要求。但是在根据经验纯手工处理的方式下,则难以保证其精确度[2]。

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引入其中,能够通过计算机调整程序,在整体加工的过程中,以传感器实施信息的实时反馈,减少误差的发生率,保证机械工程生产的质量[3]。

(二)全面系统控制,保障机械加工安全

传统机械工程加工设备多比较老旧,以初级初级液压装备开展工作,毛坯的加工多以人工的完成完成。机床等加工设备在环境因素、保养因素等影响下,易于出现各类故障[4]。检修设备期间易于受到电气的影响,造成判断错误的问题发生,增加了各类加工事故发生率,影响着机械工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引入其中,能够对整体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以智能化技术展开各项操作,减少人工处理的问题。在远程操作的模式下,也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在机械工程处理中,能够通过实施监控了解具体的工作情况,发挥信息反馈的作用。发现问题则可以及时处理,针对于存在缺陷的产品,也可以对其缺陷发生的原因及时予以调查,科学进行处理,进而不断提升机械工程管理的质量,促进机械工程事业的发展。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方式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床改造中的应用

普通机床主要是由轴、环等重要的部件构成,其运用模式主要为卧式。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角度,对零件实施加工、穿孔操作等,进而保持其加工技术水平。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机床转变为数据机床,融入大量的数据信息,对机床中刀具轨迹实施严格控制。以自动化控制技术,准确寻找角度,降低加工中的误差。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数据机床中的滚珠滚动次数也会减少,降低摩擦力,是提升机械机床使用时间的有效方法。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包装机械中的应用

包装机械工程对我国整体机械事业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具有诸多复杂的结构,比如凸轮构造和控制连杆等重要的构件。传统的部件连接方式,主要是电路控制的方法。这种操作模式下程序较多,对后期设备的修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使用机器直接测量产品的数据。以计算机技术准确予以计算,进而通过指令开展机械包装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仅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输入正确代码便可,节省了人工计算的时间。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包装机械中的使用,能够使零部件处理更加精细,缩短操作的时间,提升各项资源的利用率,也是合理控制机械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方法。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控挖掘机中的应用

挖掘机是当前很多建筑工程中必须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传统的挖掘机由人工操作。机电一体化背景下,电控挖掘机主要是将电液比例技术融入其中,对挖掘机实现有效控制。以电比例手柄替换液压手柄,模仿人力的操作。电控挖掘机的应用,能够实现挖掘工作的自动化运动。在操作中能够快速收集手柄的动作信号,且对操作的数据予以计算。输入正确的PWM 数值,使机器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当前常见的电控挖掘机设备包含山河智能SWEL55 型挖掘装载机、小松PC200-6 挖掘机等。

(四)高精度GPS 系统

高精度GPS 系统能够将超声波、感受器等多类传感技术优势融合,对物质实施准确描绘。比如在不规则的施工场所进行施工操作,则可以借助高精度GPS 系统对现场环境实施勘查,明确各类障碍物的坐标位置、信息等,对施工的方位进行科学规划。高精度GPS 系统的精确度较高,能够达到厘米等级,且能够对物体实施准确的位置描述,保证机械工程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小结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机械加工的精确度,保证各项工作的安全性。机械相关企业需要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视程度,将智能化技术引入其中,保持与时俱进的思维,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