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河南 郑州 450004)
在殷墟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商代遗物其中就包括不少的玉器。据不完全统计,仅就新中国建立以来的考古发掘而言,出土玉器约一千二百件以上。殷墟王陵曾屡遭盗掘,大量玉器下落不明。然而从古书的记载来看,殷代王室贵族使用玉器是相当普遍的。《逸周书·世俘解》曰:商王纣……焚玉四千……凡武玉俘商旧玉亿有百万。
殷墟出土如此众多的古玉,除方国和诸候纳贡而外,大部分应属王室自产自用。殷商时代王侯在日常频繁的礼仪祭祀活动中,对玉器有大量的需求,这就使殷墟成为玉器生产集中地。在殷墟小屯村北发掘了一处玉石作坊的房基,发现有600 多件半成品和剩余的玉石料,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明。当时的殷墟都城面积达30 平方公里,商代政权完全有能力将全国各地的工匠集中于王都,以便直接管理督造。国家高水平的琢玉工匠集中于一处,有利于技艺的切磋和提高,有利于玉器品种的创新。下面,着重对商代玉礼器典型玉器作分析。
仪仗类玉礼器是三代重器之一,古传“黄帝之时以玉为兵”,我们所见到的兵器多出于三代。玉兵最早见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商时更为繁盛,且在国家用玉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商代玉器中的钺、戚、矛、刀、戈等,都是“玉兵”之类,是“兵技”的仪仗用器。商前对外征伐连绵不绝,为显扬商王朝军事力量的强大,以玉制兵技礼器用于战前的誓师,或战后的凯旋,或庆功的武乐歌舞节目。历年出土总数已达200 来件。妇好墓的戈、钺、戚、刀、矛等仪仗器共出54 件,这些兵器多数形体较大、制作精细、打磨光洁。有的边刃极薄,显得非常锋利。但由于玉质性硬且脆,并不宜于砍杀,也根本无使用痕迹,因此称为玉兵仅是从造型而论,并无实战用处,属国家礼仪中仪仗器具之类,由此可以反映出当时战争礼仪的盛况。这些玉兵器琢制精良,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玉援铜内戈,典型的商代器物,是铜玉的结合。该戈玉援用青色玉料琢制,前锋尖锐,中脊坚挺上下开刃,通体抛光。铜内形态亦很优美具有浓郁的青铜艺术特色。在造型上是双鸟形态和饕餮纹饰的有机结合,并镶嵌绿松石片。黄色的青铜、灿绿的宝石,装饰在晶莹圆润的玉戈之上,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更是一件十分完美的艺术品。
雕龙玉刀,殷墟妇好墓出土。是一件绿色玉材琢制的大刀,刀身细长,形如弯月。刀背琢有突出的扉棱,刀刃由两面磨成,沿刀身两面各有一条典型的商代浅雕龙纹。龙头向着刀柄;龙尾延向刀尖。细眉目眼,龙口大张。纹样和造型异常协调,器用和礼仪相得益彰,是一件非常精致的玉雕作品。
玉戚和玉钺:戚、钺形制大体相似,状如扁斧,影作长方。有平顶弧刃,亦有弧顶弧刃者。区别在于,两侧有齿状扉棱者曰戚,无齿宽刃者曰钺。也是一种用于祭祀礼仪的重要玉兵器。
商代出土玉礼器的品种有璧、琮、圭、璋、环、瑗、璜、玦、簋、盘等器类。殷墟出土约200 多件。商之玉礼器是新石器时代玉器之传播和后续,其造型样式基本不变,这一类玉器因其具有代表神灵的功用,形制不会轻易改变,唯有在纹饰方面有所发展和变化。其中玉簋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玉器种类。
簋为朝廷重大礼器,乃天子、王侯祭祀或宴飨之具。古时大多为青铜制造,如西周时著名的利簋、班簋等。腹内皆铸有铭文记载了当时国家大事件。根据史书记载,簋往往成偶数出现。妇好墓中发掘的这两件玉簋出土时置于棺椁顶东西陈列,证实了这一礼数。这两件玉簋皆为侈口深腹、直矮圈足。器形规矩,器壁光洁圆润,装饰线条简练,妇好墓中出土的这两件玉簋,可以说是断代标准器反映出商代器皿类玉器的琢制水平已达到一个很高超的水平。
在商代玉礼器当中,雕像艺术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含三个部分:一是玉雕人像艺术品;二是玉雕神像艺术品;三是玉雕动物形象艺术品。商代玉雕人像艺术品是最神秘的话题,商代玉人从新石器时代玉人继承发展而来,早在距今6000 年前的大江口文化、大溪文化当中,各种玉人较为丰富。及至良渚文化玉器上兽面纹的出现,把玉雕人像推向了一个高峰。雕人像归根结底是古传宗教信仰和现实生活的写照。
商代的玉雕神像艺术形象主要有龙、凤和兽。商代玉龙是一大特色,多呈圆形卷曲之状。造型和纹样都了很大的发展,商代早期龙多为素身,有些纹饰样式简朴,商中期玉龙始有蘑菇形耳,云雷纹饰出现,商代后期玉龙始有一至两只足,而且有了牙。这些形象都是从新石器时代演变而来,红山文化出土之龙形玉玦即为其雏形。
商代玉雕动物形象艺术品先后出土近400 件,全部品种大致分兽类、禽鸟类、虫类和鱼类等,在商代玉器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从总体上来看,商代玉雕动物具有三大特色:一是着力刻画结构和动态,把各种动物雕琢得准确优美。形神动态生动,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量,充分反映了商代工匠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功力。二是讲究变形,对许多动物形态进行了归纳和夸张,将艺术特征表现得更加鲜明和突出。三是装饰纹样独特,艺术风格协调。商代玉雕动物在造型上追求写实,但在动物体表的刻画上,而是运用阴刻或阳纹雕琢纹样进行装饰,如云纹、鳞纹、旋纹、图纹等。纹样和造型相互协调,纹样和纹样之间又相互协调,艺术风格统一,表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
殷商时代之所以能够取得卓越的玉雕艺术成就,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社会发展方面的因素。国家的垄断政治统治的需要为玉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商代社会对鬼神的信仰有所松动,理性的幼芽已欲萌发,那些曾经被认为神圣的玉器,开始了走向社会生活的层面,为玉雕艺术打开一扇广阔前景的大门。
纵观商代出土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精美玉器,在殷商的这数百年间,玉器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达到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又一个高峰。玉雕技艺的高超和精湛,玉器造型的进一步成熟,礼祭用玉的强化和丰富,雕像艺术类用玉大范围的扩大,特别是国家殿堂上的仪仗用玉和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全新开发,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对中华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