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中学,安徽 六安 237000)
引言:针对高中阶段学生来讲,读整本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的精度与速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阅读问题的能力。在以往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都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对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教学模式单一无趣,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导致学生思维发展受到阻碍,严重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整本书阅读和单篇阅读相比,内容更多,学生难以做到对每个部分都是平均的用时与用力,而是需要做到有侧重点的阅读。从阅读速度方面来看,需要分门别类的速度、精度不同内容,进而对整本书阅读速度进行提升,更好的完成阅读任务[1]。首先,在学生首次接触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利用速度法,从头到尾把整本书翻阅一遍。在该过程中,避免被某各不懂的注释、段落、章节打断,针对不懂的地方可以等到再次阅读时进行解决,进而有效保证整本书阅读连续性,使学生可以持有阅读欲望与兴趣。其次,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利用指读的形式,详细来讲手指放到行间,通过较快的速度进行移动,手指移动速度要略微比眼睛移动速度快一些。指读习惯的形成,对学生未来的语文阅读学习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其可以使学生对每句话进行关注,还可以使学生做到正确换行,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与专注度。最后,针对存在问题和疑惑,以及无法理解的部分,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利用精度法的形式进行阅读[2]。
例如,在讲解“边城”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进行边城整本书阅读,其中教学重点是湘西特有的风俗人情,傩送和翠翠相遇,天佑对喜欢上翠翠的情节,但是想要对作者表达的诗意进行感受,学生需要根据整本书描写,从淳朴善良的人性与美好的小城中感受,通过具体情节和句子,对人物的孤独感进行分析,进而对傩送和翠翠的悲剧爱情根源进行发现。通过这样的整本书阅读速度把握,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整本书内容,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况,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想要读好整本书,获得收获,需要避免囫囵吞枣的阅读,而是需要在阅读过程不断的进行思考[3]。因此,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应指引学生学会思考。首先,教师需要指引学生思考整本书在整体上讲解什么。其次,教师需要指引学生思考作者在细处描写了什么?是怎样进行描写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作者是怎样对这些信息进行传达的?最后,教师需要指引学生思考对整本书的评价?阅读后对自身有哪些作用?哪部分有道理?等等。通过这样的整本书阅读,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深度和广度,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讲解“老人与海”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上述内容进行思考。经过思考以后学生可以明确,该本书传递了人在面对困境时要不屈不挠、倔强、勇敢、自强不息,这也是该本书的主题。教师还可以指引学生梳理整本书中老人和大马林鱼对峙、和鲨鱼搏斗的过程,这部分内容波澜起伏,可以看起老人已经筋疲力尽,但是为了对男人的尊严进行维护,仍然强打起精神,和鲨鱼进行搏斗。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作用,因此通过写读书笔记,是对整本书阅读效果进行深化的重要手段。一开始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以摘抄为主,整本书内容较为庞杂,需要记忆的东西相对较多,若学生仅仅依靠大脑进行即时记忆,不仅容易遗忘,并且在再次利用时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完整的提炼的。因此,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感、以及书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摘抄记录,这样可以加深学生记忆的同时,还便于学生使用。在学生对读书笔记要义进行掌握后,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进行批注式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对自己的思考、质疑进行记录,在整本书阅读结束后,一些问题可以自然而然的解开。若这时还存在想不通的地方,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此外,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结合自身对整本书的理解,对索引进行制作,这样可以有效节省时间,还可以构建属于自身的检索系统,以便于查找。长期以往,学生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整本书阅读进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整本书阅读的优势和价值,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受到了阻碍。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