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明德理工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4)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微课的出现成为一种新的知识传播的方式。为高校的英语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学习空间。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很多教育和技术专家提出了微课的定义。张一春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境展开的剪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总而言之,我们会发现,微课是时间短暂,内容明确,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流媒体的形式向学生授课的独立短小的课程。
微课以教学视频为核心内容,一般时间为6-8 分钟,一般不超过10 分钟。因此和传统40-45 分钟的传统课堂相比,一节微课时间更短暂,简明,也被称为课例片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进行一对多的课堂教学。微课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情境,通过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创造了更便捷的教学情境,突出了双向性和参与性。
微课堂中,一个课程就是一个主题,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学具体实践中的问题,授课内容更简洁,突出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相对于传统的复杂的教学内容,微课的教学内容更少,但主题更突出,更集中。
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强调教师一人的讲,即重视教师的教。而微课堂更注重学生的学,因为时间短,内容量小,更适合传播,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从传递者变为组织者和协调者,而学生也从被动学习转为学习的主人。
微课选取的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性明确。它以视频片段为主线,进行统整教学设计。将相关资源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主题单元资源包。学术可以在线流畅的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辅导资料,完成作业和测试。给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微小但完整的教学资源环境。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实现能力思维的提升,同时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业水平。
传统授课教师在完成课程任务,无法及时有效地得到学生的反馈。微课堂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境,教师在短时间内集中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及时听到评价,收到反馈信息。对某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了迅速地了解。较之传统课堂可具有时效性,也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针对微课的特点,和传统课堂的区别,教师在微课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微课的特殊性,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微课的主体应该是教师,但同时因为涉及到大量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的技术,微课的设计和其科学性,艺术性以及技术性都密不可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也需要良好的设计,能够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应考虑到一下因素。
微课以PPT 课件为核心内容,因此PPT 的内容设计需要具有启发性。PPT内容应当简练,一目了然。如果文字太多,学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PPT 的文本阅读上,那么教师的引导基本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因此PPT 的文字应当言简意赅,列举出每部分内容的主题。
另外从美学的角度来说,PPT 画面应该淡雅清新,不出现和内容无关的东西。所用背景和图画都是为了烘托文字和主题,不能杂乱无章,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微课视频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视频的画面不应该太过杂乱,否则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视频中采用的讲解语音应精炼,有条理,针对重难点,不出现多余的话语。有助于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最重要的内容和主题。
英语专业的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实践和应用能力。而微课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微课利用流媒体的形式,创造多样的情景和丰富的主题。使得学生能够从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入手,增强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另外,微课的每一个单元课程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或文化主题展开,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学习主题,这样的以主题为基础(Theme-based)的学习,有助于促进英语专业学生展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针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逐步引导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最终的目标是借助更真实的输入性语言活动,实现输出性语言任务的目标。因此基于微课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大量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搜集筛选合适的语言材料,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另外微课的特点是深聚焦,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动画,影像等手段,直接生动地将语言学习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相较于传统的重知识罗列,轻语言应用的英语教学模式来说,更具有优势,能够呈现出更真实,完整的情景和任务。
综上所述,基于微课的英语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微课在提供跨文化知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关视频能够形象真实地展现跨文化交际。微课教学平台为英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更大的学习和教学空间。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和学生与时俱进,只有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