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双林中心学校,江西 新余 336600)
以往的数学课堂,课堂主体是教师,课堂的内容也是以教师讲解知识点为主,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占有大部分的时间,课堂上的互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空间就没有了施展的时间,课堂的提问也变得非常的仓促,往往学生还没有准备好,教师就让学生回答问题,导致课堂效率不理想。因此,在课堂上也就无法对学生及时进行评价,而课后评价的主体常常是依靠作业,考试成绩作为依据,学生的学习的态度,平时做题的表现就会被忽略掉,进而导致评价片面,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故本文从课堂教学出发,在课堂练习环节,面对问题的态度以及师生互换角色的表现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完知识之后,都会讲解几道经典的习题来反映知识是如何运用的,但课堂中留给学生的时间不多,导致习题不能在课堂上即学即用,教师只是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去完成。虽然课后作业的形式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但做课后作业的时间没有限制,不具有时效性,体现不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导致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评价不足。因此,教师在课堂讲解知识的同时,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独自解决问题,通过解题时间的长短可以对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出评价,教师通过掌握的情况从而知道如何进行进一步教学。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教师通过例题教给学生如何使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题后,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几道习题,在课堂让学生尝试,在尝试过程中,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观察学生解题的情况,碰到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出提示帮助他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解出答案的时间不同,通过检查可以清楚知道哪些学生掌握的熟练,哪些学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以此让不同部分的学生研究不同层次的问题,帮助他们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目的。
学习是需要稳扎稳打,认真听讲才能学好的,而认真听讲的前提就是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一个学生对一门学科表现的非常消极,那么无论教师讲的多么清楚,多么透彻,也改变不了这个学生这门课程学的差的现实。教师如果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态度,及时调整教学的思路,扭转学生学习不利的局面,让学生学习回到正常轨道上来。要发现学生的态度表现,就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比如,我们在进行全等三角形的解题时,有的习题是可以有多种证明方式的,如何进行证明,又有怎样的证明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去独立的思考,思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发问,通过学生回答的方式将证明的方式一一解答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还对思考,回答时学生的态度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对于那些态度散漫不愿意思考的同学要及时进行沟通了解,掌握他们的内心的所想,帮助他们重新学习起来,防止他们掉队。
在数学的学习中,学会知识,能够运用知识,不等于好的成绩。数学是严谨的,在做题中任何一个小的纰漏都可以造成失分,纰漏多了,成绩也就不会有太高的分数。如何才能发现做题严谨性的不足呢?教师不妨在课堂中与学生互换角色,对学生的讲评进行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题目解完后,来到讲台前将自己答案的步骤讲给教师和其他学生听,通过学生的讲解,教师不但可以明白学生的思路,还能了解学生想法上的不足,从而纠正学生错误,弥补学生学习上的缺失。比如在课堂解决分式方程,可以给学生时间先解决问题,解决后让一名学生充当老师讲给大家,他先将分子进行分解,得到,从而知道了两个根,x1=2 和 x2=3,但这个过程中,学生忽视了 x2=3 能使分母为0 的情况,从而得到了增根。教师通过学生讲解的过程,清楚发现了学生做题时的疏漏,及时进行纠正,保证问题解决的准确。教师在这个评价中,不仅补充了学生的不足,还对学生心理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之,数学课堂多元评价的方式还有很多,如何利用评价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发展,还需要各位老师多想办法,多实践。力求让我们的学生将数学知识能够掌握的更多,更严谨,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绩,以便以后进入社会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