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德州太阳城中学,山东 德州 253000)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音乐教育心理学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在音乐的影响下健康成长。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学生情况为其设置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

一、初中阶段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特点

随着音乐基础知识的难度不断增加,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渐提高,通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想象力能够不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形成自己对音乐的认知。而审美能力是学生通过对生活的体会以及自身的理解能力可以对音乐有充分的了解,需要其具有较强的感悟能力。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凭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入了解音乐的内涵,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明确音乐中所包含的韵律美及节奏美。并且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情绪的转变,深入了解音乐所表达的含义。

音乐审美是学生通过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歌词、节奏、旋律,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态度。随着学生对音乐的深入学习,其想象力、思维能力、自身经历有着较大的提高,从而对音乐的感受也就越加深刻,能够从中与自身的经历结合起来。但是由于学习压力不断增大,使其生活方式过于单调,生活目标发生改变,缺少创新精神与想象力,不能对音乐有充分的理解,导致其丢失音乐审美能力,不能充分感受其中的音乐美,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二、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育心理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情况为学生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其在音乐中体会旋律美,借助音乐传递自己内心的情感。

(一)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审美是学生利用听觉、视觉等感官获得信息,并通过脑部中枢神经对音乐进行感知;想象力是经过脑部活动对音乐进行联想,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在音乐课堂中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让其抒发内心的情感,音乐具有动态性,能够抒发自身的情感,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只能了解音乐的表层意思,而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让其深入感知音乐所传达的力量,感受音乐世界中的美好,并且将音乐转化成意象,深入了解音乐中所表达的含义,帮助其形成自身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例如,在《太阳出来喜洋洋》歌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演唱相关的优秀民歌,从而引发其对所学歌曲进行鉴赏,并对两首同名但版本不同的歌曲进行对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感受民歌所散发的音乐魅力[1]。

(二)提高音乐认知

音乐是以声音的形式传达出来的,而初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听音乐、唱歌的方式对音乐会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初中音乐教育不只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例如,五线谱、弹奏乐器等,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形成自己的认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基础音乐角度出发,使其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可以通过传授音乐技巧知识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增强学生的音乐美,使其明确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其中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说:“人们不会对陌生的事物产生吸引,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喜好,从其感兴趣的内容出发,例如,在《让世界充满爱》歌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汶川大地震”的事件使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增强自身的感恩情感。再如,在《正月十五那一天》歌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美食并不陌生,教师可以先从正月十五的习俗出发,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使其融入到教学氛围中[2]。

另外,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理解音乐的程度进行过程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增强其学习自信,并且为其创造个人展示的机会,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对于内向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使其能够敞开心扉,激发其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三)加入情感体验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体会音乐魅力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教师通过增加学生的听曲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丰富其情感沟通方式,促进学生在音乐节奏中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由于教师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不同,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在选择自己认为感兴趣的音乐时,而学生对此并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音乐曲目时,要从学生的兴趣喜好出发,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游击队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以抗日时期的故事为出发点,增强学生的吸引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除此之外,审美情感是每位学生都有的心理活动,学生在此阶段都喜欢流行音乐,而在音乐课堂教育过程中,却缺少此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拓展教学途径,延伸教学内容。音乐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其情感沟通的形式,能够让其从音乐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将音乐与情感融合起来,提高其领悟能力。

结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及音乐审美能力,增加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其内心的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