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指点迷津
——内初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克拉玛依第十中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克拉玛依 834000)

从2004 年起,新疆就已经开展新疆输送内地的初中班,课程教学均为汉语授课,帮助学生加强文化水平。由此可见,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在整个初中教育所占的比值都是十分显著的。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的不同,部分学生对汉语掌握能力存在差异,这就使教师应注重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进步。进而提高整体文化水平。

一、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困难

内初班的学生主要来自新疆及周边地区,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在文化、交流存在着差异。学生普遍对汉语掌握水平低。导致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学生听不懂、不会读,不了解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加上学生对语文词汇数量掌握的不多,发音也不准确,在进行文章阅读时就是囫囵吞枣,简单应付一下,更有甚者使用母语来进行阅读。再加上大部分学生是住校的形式,对新环境感到陌生不适应,对外界信息接触的渠道少之又少。致使部分学生性格过于孤僻,缺少信心,在同学面前不敢展现自我,进而对学习产生抵触,这些都阻碍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二)教师不重视语文阅读教学

部分教师教学过于形式化,只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往往为“蜻蜓点水”式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却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真正帮助学生掌握。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压力过大,加重了学习负担,进而对汉语产生抵触,使学生心力憔悴,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打造趣味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现如今教育发展的不断改革,许多教学方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将教学重点放到学生身上,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为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打造趣味课堂,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的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内初班大多数的学生为少数民族,且大多数汉语基础薄弱,刚进校时大部分学生只能听懂汉语,汉语表达能力欠缺,部分学生则一点汉语也听不懂。这就大大提升了的教学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开展趣味活动,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借助信息技术,从网络上收集一些当今流行语,然后采用“传声筒游戏”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这样一来,我在引导学生游戏时,学生通过前面人的叙述进行模仿,不断聆听重复,多次以后。学生不仅能掌握汉字的读音,而且还能锻炼学生语言复述,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对日后语文阅读的学习充满兴趣。

(二)鼓励引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渴望被老师认可,教师的鼓励会帮助学生提升信心。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让每位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对每位同学给予积极的鼓励和点评,帮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信心。例如教师在讲解 《鲁滨孙漂流记》时,可以采用舞台表演的方式,教师首先介绍文章大意:从鲁滨逊“遇险岛上”到“建房定居”再到救“星期五”,最后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英国。学生在这过程中被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注意力会十分集中。然后把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学生根据内容大意,自主编排台词等表演剧本进行表演。然后由台下学生进行点评,从文字发音、情感投入的情况进行打分,表现最好的一组进行奖励。学生在积极准备阅读的时候,从阅读中体会到鲁滨逊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进而战胜困难的优秀品质也在影响着学生日后个人修养的建立。

(三)分层教学,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对于内初班的学生来说,汉语的学习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学生彼此之间能力水平不同就会产生差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宜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应培养学生课堂主人的角色意识,分层教学,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自我介绍将学生分成A+、A、B 三类学生,A+类学生时学习能力强,可以较顺利的阅读文章,问题较少,这类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专项训练的方式,针对某一词或字进行拓展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的同时还能扩展知识面;B 类学生则是学习能力较差,阅读文章较为困难。这时教师就应该着重一字一句进行拆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字义,进而顺利阅读。这样一来,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

三、结束语

内初班语文阅读教学仍然是近几年教育工作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也是每位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的,坐等甘霖不如主动开渠引水,只有学生真正感兴趣,才会阅读产生热爱。才会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