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显而易见,我国目前存在着教学资源不均衡的情况,尤其在农村。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设施,导致英语教学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正是这个原因,学生在长期的传统英语教学方式下,由于早已深谙教师的教学套路,对英语学习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也逐渐消磨殆尽。
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始终是学校和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步入三年级后,开始接触英语学科。虽然学校安排了相应的英语课程,但是从整体的课时安排上看,学校和教师往往更注重常规课程的教学,语文、数学课时占比远高于英语课。甚至在一些学校,英语课程成了摆设,教学质量更是无从谈起。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各学科也积极深入落实。但在农村,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导致学校、教师和家长以“成绩决定一切”的标准评判每一个学生,单一的评价机制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感大打折扣,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进步。
纵观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出现的各种问题,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师资匮乏。首先,年长的英语教师由于身体、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而且对于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引入存在排斥心理;其次,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最后,还有一些英语教师由于不是科班出身,对一些英语知识的讲解不够深入,学生有时会一头雾水,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
随着长吉图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推广,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对外交流不断扩大,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这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于是,英语作为国际交流工具的桥梁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英语人才培养尤其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应受到重点关注,因此,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先提起对英语教学的重视。学校要从课时安排入手,学生如果长时间不接触英语的学习,会逐渐遗忘。另外,加强教学管理,合理分配英语教师的工作量,要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给教师充足的自我提升空间。只有提起对英语教学的重视,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有效确保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保障。由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立足农村英语师资紧张的问题,教育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兵教兵”,委派县级优秀教师去农村任教,选调农村教师到城镇“以教促学”,教学相长。为吸引更多的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教育部可适当放宽农村教师在职称评定上的政策,同时教育资金、教学资源的分配,要有意识地向农村靠拢;其二,定期组织专家学者的经验交流会,增加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同时放眼未来,以资历较深的教师带领和培育年轻一辈的教师,培养骨干教师。
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对教学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学校要加大对相关设施的投入力度,为英语教学创造条件,给教师教学自信、给学生学习动力。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慕课、微课等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壁垒,为英语教学注入新活力。另外,确保英语教师从其他学科中解放出来,一心一意对待英语教学,狠抓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再者,规范英语课程设置,坚决杜绝其他课程取代英语课的现象,确保英语课程的时长,给学生足够的英语学习时间,保证其英语学习能力,努力搞好小学英语教学。
完善现有的英语评价机制也是改善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只重视成绩,往往会忽略掉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更会忽略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此,教师不能看结果,要将课堂表现、周测评、期中测评、小组测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都纳入英语考核机制中,以更综合性的评价评判学生,以此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在新形势下,吉林省作为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并能够积极投身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外语类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当前,英语教育在小学课程中的重要性日渐增强,教育规模也开始迅速扩大,但其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而我们要立足未来,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站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致力于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希望有更多一线的专业教师去研究、去挖掘,开发出更符合农村的英语教学模式,给农村英语教学带来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