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而育人必先育德,德育教育是教育的首要和根本性任务。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高尚的品德修养、广博的知识见解、具备综合素质和奋斗精神。

作为大学基础必修课之一,大学英语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平台和渠道。英语教学因其内容多元化、技能多样化等特点,具有巨大的课程思政的可挖据资源。

首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是由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高校的思政课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不断拓展其教育渠道,更新其教育方法手段,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涉及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领域知识的普及。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解,还要正确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西方国家的价值体系,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就需要将思政课元素融入课堂之中。

其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培育学生的品德修养。当前“课程思政”的核心任务是培育塑造时代新人。时代新人不仅在知识体系、技术能力等方面要适应时代需求,还要在价值取向、使命担当等方面有所作为。时代新人的核心体现在“新”上,突出的是强烈的时代使命和时代担当,具有明显的品德、素质、信仰等精神性方面的指向性,这恰恰是“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关键点。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时代,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巨大冲击。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然而,大学英语教学依旧延续传统的“漫灌式”教学理念和方法,强调语言知识点的讲授,而忽略了知识传授过程中对学生品德素养的培育。总体来讲,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还是延续传统的“理论讲授”式,而纯理论的灌输很难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心理共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关键是要将英语教学中的元素,如西方的政治、宗教、价值观等文化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有效深入地挖掘英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这就需要采用案例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事实说话,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共鸣。

(二)教学内容缺乏拓展性和引领性

目前,大部分大学英语教材都的内容和知识点较为单一和空洞,西方文化所占比较大,中国文化内容较少。这种中西方文化比重的失衡,造成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形成中西方文化的双向交流和互动,不利于在国外文化的输入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其次是教学内容缺乏时代引领性,许多文章的主题与当下的时代主题不符,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挖掘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思政教学元素。

(三)教学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

目前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评价机制主要侧重对课程内容的考核,尚未形成有效的“课程思政”考核机制。这种考核机制只能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掌握,而忽略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考察。因此,要切实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就要充分利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考核方式,采用主题演讲、论文撰写、读书笔记等多种考核形式,将思想政治评价纳入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创新发展是解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问题的出路,结合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三个策略:

(一)推动大学英语内容创新

富有时代精神的教学内容才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共鸣,产生强烈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在英语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增加富有时代主题的文章、增加中国文化的比例,充分挖掘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学习英语文章的过程中,将文本中人、物和事件背后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显性化,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能引起共鸣的方式呈现出来。

(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实行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只能让学生形成对语言知识点的记忆,而思政教育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因此,要形成课上知识传授于课下实践体验的良性互动。通过讲座、实践调研、辩论等方式将英语课堂的思政课元素融入到实践之中,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参观见学等活动,把隐形的知识转化为显性的行为,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三)推动教学管理创新

大学英语教师是英语“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要将教师纳入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将课程思政的元素贯穿到英语知识的传授中,将英语“课程思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务部门要出台针对大学英语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实施细则和评价机制。人事部门要制定科学的教师培养方案和激励措施,努力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过硬的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