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阿栗小学,贵州 贵阳 550000)
小学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也是关键时期。数学作为小学一门基础学科,需要教师加强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应从学生角度出发,把握学生心理状态,结合信息技术,制定个性化教学方式,进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
现如今部分学校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正不断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而且小学生正处于发展不成熟的阶段,缺乏自制力约束,所以无法适应传统的教育方式,导致学习压力日渐增大,进而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从而打造良好的数学思维。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上课时会让学生以记笔记的方式,来加深记忆。这种方法只会让学生有一个硬套公式的模式,而且数学概念过于抽象,学生理解不了,自然兴趣不高,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逐渐固化。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时候进行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小学数学学习中,核心素养作为学生重要的数学思想内涵,是每名学生在学习数学应该掌握的基础思维,也是为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数学核心素养是对数学内涵的解释说明,也是在帮助同学建立良好的思维逻辑同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所了解,还要在此基础上锻炼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学生在数学海洋里畅游的同时,还能培养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乐在其中。例如我在讲解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章《时、分、秒》时,在课堂中我向学生询问周末一天时间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出去玩、有的说去动物园等等,然后我又提问:那么都是几点去呢?学生纷纷说出自己出去玩的时间,借此,我就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之后简单的时间换算教给学生,我就找三名同学上台,第一名学生随便说个时间,然后第二名同学说经过多长时间,随后第三名学生要准确的说出这个时间点在做什么。然后让台下的学生判断是否合理,难度逐渐提升。学生在上台计算的过程中,课堂氛围融洽,学生怀着饱满的热情纷纷参与其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的模型思维是借助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事物变为具体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应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例如我在讲解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为了帮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图形的计算公式,我带领学生走到外面,以多边形花坛为例,给学生准备了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要求学生大致计算这个多边形花坛的面积,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可以测量出花坛的长度,然后在纸上进行绘制图形和网格,网格大小以正方形面积为准,进而大约计算出该多边形的面积。在这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对图形的认知也更加深刻,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现如今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为教师数学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依照教学内容在网上浏览丰富的资源,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时,为了培养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感。我利用多媒体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图形展现给学生,学生对这些书本上的图形有了一个具体的概念。然后我准备了一些正方体堆叠,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然后运用三维技术,全方面、多角度的将这些堆叠的正方体展现给学生。学生依靠多媒体,对数学抽象的概念逐渐产生了具体的认知,让学生对图形产生了一个直观的想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环境的好坏将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合理开展教学游戏,打造游戏课堂。学生在玩耍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概率与可能性》时,我结合日常生活,向学生进行提问:这枚硬币字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学生们异口同声是50%,然后我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深化,我拿出一个抽奖箱,里面装有抽奖条,抽奖规定时:中奖几率为50%,然后让每名同学进行抽奖,抽完奖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学生在这过程中发现这个概率并不是相对的50%,而是每次抽奖中奖概率都是50%。这一过程学生引发学生思考,并根据数据总结出了不同。这一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于数据的处理能力。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如今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重点问题。相比于其他学科,小学数学概念要更加抽象,良好的教学氛围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对学生日后发展学习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为今后数学教学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