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沉浸式具身学习的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实践研究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00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更加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因此如何开展体验式教学,已经成为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亟需解决的教育问题。而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包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寻问题的沉浸式教学法,通过身体的活动提高课堂专注度的具身学习理论,都为体验式教学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一、带领学生将身体运动融入课堂

新课改一直强调要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增加学习的有效性。《高度参与的课堂:提高学生专注力的沉浸式教学》一书中提到:“运动可以融入课堂,提升学生精力,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激励整个班级或学校”。和课堂节奏一样,身体运动也会对学生精力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学习能力或专注力。有时还可以使用运动作为一种工具,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比如:用脚投票、区角活动。

我在复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大数的认识》这一主题时,设计了一个区角活动,首先通过学生讨论确定了4 个区角内容:组成、读写、近似数、大小比较,学生总结出各个区角知识的重点和注意点。接着我将这4 个区角用卡纸贴在班级的角落,学生根据自己想总结的知识模块进行分组,每组选择一人做记录员,简要总结组员的想法。学生选择一个区角开始讨论问题,限时3 分钟,接着听指令按照顺时针转移位置,记录员留在指定的位置,转移过来的小组做补充。学生走遍所有区角后,记录员进行全班汇报。在这次活动中,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和兴奋,通过每个小组的集思广益很快知识内容就得到了完善,部分学生也对自己没有想到的知识点感到印象深刻。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程度很大取决于他们的兴趣水平,直接呈现题目或是数字,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枯燥和抽象的,也很难引起兴趣,课堂专注度自然没有那么集中,因此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或是有认知冲突的情境,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获得快乐学习的体验。

我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这一课时,创设了一个情境: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以打猎为主,在没有发明数字前,为了记下猎物的多少,人们用石子计数。牧羊人是这样记录他羊群的数量的,牧羊人坐在羊圈门口,每出去一只羊,就在地上摆1 个石头,出去2 只羊放2 个石头,现在啊,你们来看看出去了多少只羊?石子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怎么办呢?聪明的祖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由此引出10 个小石头可以换成1 个大石头,为教学10 个一是1 个十作铺垫。用小故事导入新课,孩子仿佛置身于情境中,很有代入感,整节课的气氛都高涨了不少,课后还有孩子想了解更多关于数学的发展历史。

三、将问题转化为游戏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上教师适当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自由的游戏中学习到数学知识。常用的游戏有这样几类:角色扮演、谜语和竞赛。

角色扮演是游戏化教学中的一种,教师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游戏角色,营造虚拟的游戏情境,鼓励学生换位思考。有这样一句教育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角色扮演的作用显而易见了。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我把学生的角色分别设置为超市收银员与顾客。请4 位同学当收银员,其余同学当顾客,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谜语是游戏化教学策略的一种形式,以探索谜底为目标,不同于其他游戏活动,是通过语言来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感到困惑。基于学生的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学生课堂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这一课时,可以引出谜语:小芳今年12 周岁,但是她只过了3 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心理产生了“疑”与“悬念”的交织,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

竞赛基于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孩子积极思考的动机。在教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设计了一道题:“把一根长14 厘米的吸管剪成3 段(每段都是整厘米数)用线穿成一个三角形,可以怎样剪?”在提问前,我把学生分成6 人一组,每个小组有1 分钟的时间来命名。提出问题后,小组进行3 分钟的讨论,把想到的方法记录在白板上。时间一到,每一组举起答案,我在黑板上给选择出正确答案的小组加1 分。另外还设置了4 道题,以总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四、发起友好的争论,帮助学生深入课堂

有效数学学习不应是机械的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中要创设一个孩子能够合作交流的平台,让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课堂争论成为数学课的“加油站”。

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这样设计:小松鼠过生日,邀请了3 个好朋友:小白兔、小猫和小猴吃蛋糕。小白兔分到了蛋糕的四分之一,小猫分到了八分之二,小猴分到了十六分之四。大家不高兴了,说小松鼠不公平,你认为小松鼠分蛋糕公平吗?在争论的过程中把孩子引入裁判者的角色,在给出“公平”或者“不公平”的结论时孩子们自主对问题进入研究分析。一下子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孩子们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注意在争论中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体验式教学让孩子沉浸在数学课堂中,提高课堂的专注度,增加学生的活动经验,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参与变成一种课堂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