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樟木头养贤学校,广东 东莞 523000)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加强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以此来有效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当前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效果不太理想,对此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渗透方法的探究,为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充分把握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紧紧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通过构建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从而降低数学理论知识的难度,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
例如,在开展“垂直”这一课的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使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设计课前导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我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了一条河流与一块麦田,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同学们,现在假设你是这块麦田的主人,你需要将这条河里的水引入麦田进行灌溉,麦田的进水口在这个位置,那么请同学们思考,怎样修建最短的渠道才能节省力气呢?大家思考一下,举手回答。”这样,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两点之间,垂线最短”的有关知识,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学习在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数学能力。学生在生活经验的指导下,能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可见,在实际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解读,还要用趣味性课堂活动做辅助,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适当在课上开展实践活动的手段,引导学生分组探讨实际生活问题,运用数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以达培养学生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开展“平面图形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活动设计:在课堂上我对学生们说:同学们,这几天学校领导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环境,决定为大家修建一块花圃,大家想不想设计一下这块花圃?学生普遍积极参与“修建花圃”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展示花圃的平面图,引导学生展开课本知识的学习:“这是一块正方形花圃,边长已经为大家标注好了请大家计算这块花圃的面积。并且,根据学校要求,花圃面花的面积要占花坛的二分之一,设计为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请大家和小组成员展开讨论,我们看看哪组设计的样式最多,最好看。”通过开展“设计校园花圃”的实践活动,我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内的探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在探讨结束后,学生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符合条件的花圃样式。由此可见,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设计花圃的乐趣中学到有关于图形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优化数学教学过程的目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对于初步接触的这些理论的学生来说会比较难学,可以说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视听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开展“二元一次方程式”相关教学时,在课前我认真研究了教学材料,结合班内大部分同学的理解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在课上我运用PPT 为学生展示本校内羽毛球比赛的赛制,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各位同学,学校是最近开展了羽毛球比赛,咱们班的球队有没有参加?学生回答有。紧接着我引导学生分析这次比赛的基本规则:比赛规定,胜一场可以获得两分,但是输一场就只能获得一分。如果咱们班的选手要在这全部22 场比赛中拿到40 分的高分,需要大家赢得几场比赛?通过这样的问题通过生活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案例,结合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更直观的运用“二元一次方程”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展开计算,从而培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新课改革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具体需求,能够最大限度展现出当前数学教育的价值。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开展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数学知识内容做出主要的基础与载体,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智慧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能力。同时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丰富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加强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有效锻炼,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