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幼儿园,陕西 宝鸡 721000)
从事幼儿教育36 年的专业实践与观察研修,所捕捉到的幼教真谛和最重要的收获即是:“爱的文化是幼儿教育的灵魂。弘扬爱的文化,用爱与包容和尊重润养幼年良好性情,在人生教育之始给每个生命晕染最温润的底色,是我们幼儿教师最神圣的使命,也是幼儿教育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工作和终极目标。”
84年幼师毕业,善良的天性让我敏感到小精灵般的孩子并非好哄。于是《幼儿教育》杂志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撰写了《目标装在老师心里》《理解就是爱》等文章,记录了最初的职业观察与思考。
36 年躬耕不辍的教育观察、学习思考以及身体力行的专业践悟,使我不断回归幼儿教育的初心与本质反省和反思。我们都说“三岁看大,7 岁看老”,深知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那么幼儿教师如何担当时代与民族所赋予的使命?幼儿教师如何将孔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理想实施在琐碎繁杂的日常保教工作中?如何既一视同仁又尊重个性差异?既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需求又坚守“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既植根于每个孩子当下的内心体验,又恒久影响教师家长的行为规范?
“万物皆有本,万事皆有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和规律,“道”是方向和理念,遵循了“道”的教育理念,才能给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方向对了、想对了,才有可能做对。如何才能做对呢?我们需要反思的意识和返璞归真的心态,回归初心。幼儿教育是全面的、启蒙的,不论幼儿教育发展到何种程度,我们眼前依然是3-6 岁的孩子,孩子永远有孩子的特点。
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儿童观。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孩子具有与生俱来的吸纳性心智,孩子的发展具有敏感期,幼儿的行为具有自发性行为的自然法则,孩子的成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是啊,孩子就是孩子,掌握孩子的共性,读懂眼前每个孩子的天性,才能有正确的儿童观。其次,顺应孩子天性去影响才是正确的教育观。幼儿生来具足生长的潜能和动力,学习模仿吸收能力如信息接收器般强大,不需要教只能影响;孩子的发展具有敏感期,学前期是孩子心智与性情养成的关键期,也是一生成长的黄金时代,错过了就不可弥补和逆转;孩子的行为是自然自发的,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成人不可以强迫;幼儿教育只能无为而为,顺应不同孩子的天性和其发展的不同敏感期,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时间空间和材料,支持孩子自主选择、主动学习。
“大道至简”,幼儿教育至简的大道是什么?“幼年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老年养慧”意指幼儿教育阶段是润养幼儿良好性情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我认为这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就是指幼儿的良好性情。比如:幼儿日常逐步养成的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都是指良好的性情。
一天,从小爱读书的我在泰戈尔《生命的亲证》一书中读到了“爱是人世间最美的文化,包容是爱的别名”。犹如醍醐灌顶,坚信这就是我孜孜以求的至简易行的幼儿教育之大道,是幼儿教育之灵魂。
唯有实施文化管理,在幼儿园弘扬人世间最美的爱的文化,用爱与包容和尊重顺应不同幼儿天性,方能润养幼儿良好的性情,这才是幼儿教育之大道。100 个孩子100 种天性。让幼儿教师日常点滴的小爱如空气、阳光、雨露时刻不可或缺,成为滋养孩子心灵和精神成长最宝贵的营养品和必须品,让爱的文化浸润着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招一式所呈现的良好生命状态成为孩子们效仿的榜样、学习的课程……
爱不仅是有温度的,更应该是有棱角有使命的。爱的文化需要价值导航、精神引领。幼儿教师要从“烫头发”中感悟爱的智慧:用毫不吝啬的爱的言行、包容博大的爱的胸怀,温软孩子的身、吸引孩子的心,与孩子们谈一场永不放弃的恋爱,感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的神奇,不知不觉为孩子们的心灵和言行造型、再定型……
九月开学季的一天,走进小班的我,看到恨不能长出观音千手的老师们面带微笑回应着这个、安抚着那个,只有小女孩萱萱不哭不闹却到处游荡,令新教师无奈……我淡定指导新教师,“集体规则不是一下子就能习得。”这就是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因为懂得并尊重来到面前的每个生命,所以学会了爱的等待……
下午离园,身心舒展的萱萱来到玩具边却胆怯地喊:“妈妈救我!”我附身耳语年轻的妈妈:“不教不帮,微笑鼓励,这是爱的信任……”果然,爱的信任使得纤小的萱萱从架空的横梯上,灵巧地爬过去了,又蹲着挪过去了……蒙台梭利说孩子具有与生俱来的吸纳性心智,其模仿、学习、吸收能力如信息接收器般强大。孩子才是游戏的高手、学习的天才、天生的艺术家。信任孩子,放手游戏,给他们适宜的时空环境,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与尊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的言传身教,会让孩子们长成我们希望的模样……如此才会张张笑脸如花,流光溢彩满园。
在园的每一天,我们都能感受到爱的神奇魔力。心理学家威廉 杰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被爱和欣赏、得到理解和尊重。”实施文化管理,弘扬爱的文化,让每个个体生命体验到美好和人生的意义。
我园以“爱心楼、爱语楼、爱行楼、爱意楼”为几栋建筑命名,提醒来到这里的每个成人用自己的爱心愛语爱行爱意给予眼下的人事物以静心地观察关注、准确的理解尊重、适当的支持帮助、及时的欣赏鼓励。这里的人事物甚至一草一木都氤氲着爱的文化气息,沁人心脾、呼吸舒畅、心灵互动、彼此滋养……植根于幼年点滴的小小的爱会生根发芽和长大,唯爱心浸润的童年,会温暖照耀一生,这是幸福人生的密码。弘扬爱的文化是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最神圣的使命,润养幼年良好的性情才是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