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立意:论高中历史命题新角度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新疆克州一中,新疆 阿图什 845350)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行,中学历史教学突出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是坚持“素养立意”的原则教学。历史教学已经经历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素养立意”的过程,教师要努力将对学生的素养培养的过程,融化进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教学评价实质上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状况的评价。因此在命题过程中,要坚持“素养立意”的原则,将核心素养的考查作为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样的原则下,教师在命题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命题内容上考虑,选取内容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察。“素养立意”的原则已经改变了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等考试的基本方向,教师在日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和习题训练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我们所命制的试题是为了考查某一素养或者综合素养的达成情况,而非某一知识点的学习情况,但是又将这个素养的考察落在知识点上。通过对高考题目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今高中历史考试,更加突出的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2019 年高考全国卷中考查到我国古代组织力量的强大。通过对题目本身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对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考察,而将家国情怀聚焦在战国时期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命题老师没有说他要考家国情怀,却将这种素养完美地融入了选择题中。也就是说,这种观念“素养立意”原则下的试题命制,是对核心素养的考查,为了考查某一种或多种核心素养才找到了这样一个知识点,通过知识点反映出对核心素养的考查。

二是从命题方向上,要把握对某一个素养的考查,又要注重对综合素养的评价。在命题方向上,可以思考为了考查某一核心素养而选择某一个知识点,也可以为了评价核心素养的综合水平而选择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题型的命制,即便只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同样可以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综合水平。

高考历史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分析历史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观点。与此同时,考题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有着紧密的关系。例如,当今的青年学生存在着“盲目追星”的情况,审美价值观的扭曲,导致社会对阳刚之美的欣赏有所淡化,需要教育工作者反思,在2019 年的高考中就有所反应。

今天高考的方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考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考查,“素养立意”原则下命题不再仅仅是对学生历史知识学习情况的评价了。

三是从难度设置上,要注重不同考试所要达到的不同核心素养水平。高中历史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两次大型考试,一是学业水平考试,二是高考。这两大类考试要求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达到不同的水平。《课程标准》根据考试的类型和要求,划分了不同的水平,并描述了其具体表现。根据这个水平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学业质量水平2 是合格高中毕业生应该达到的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 是高考的命题依据。而这两种水平要求都是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教师在自主命制试题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认识到,所命制对象的标准,他们面对是哪一个层次的考试,核心素养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再去完成试题的命制,只有在这样的标准下,才不会出现命题不符合考试水平要求的问题。

四是命题在设问、答案、评分标准上一定要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命题前双向细目表的制定,科学合理地对试卷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对试卷的难度进行把控,才能保证教师自主命制的试卷具有可操作性。

科学合理的设问方式,保证了题目的科学性,保证了答案的正确性。例如在命制试题时要突出设问中的关键词汇,“概括”“评价”“分析”“说明”“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客观原因”“来源于”“有利于”等等,这些词汇都是完成习题的关键所在,要求教师在命制试题时要把握清晰,确保答案明确,不出现设问疑惑。在命题后给出参考答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答案示例,帮助阅卷考试给予科学评价,但是决不能将历史主观问题的答案死板化,要给予学生充分地自主发挥的空间,表达个性观点,形成个人论断。

因此教师在命题的过程中,要坚持“素养立意”的原则,也要保持设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是题型设置和分值比例要符合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对试卷的整体安排有一个统筹的计划,也就是说在这张试卷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每一个素养要考多少分,综合素养要考多少分,都要经过系统的思考,才能合理安排试卷。同时要考虑题型的设置,目前根据历史高考方向,现阶段历史高考中,包含十二道选择题和三道大题,这三道大题通过“古今中外历史知识论述、史学小论文撰写、选修课程专题”三个角度进行命制。而这些试题都是源自于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因此教师在命制一套完整的试题前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确保命题质量。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必须明确,“素养立意”下的高中历史考试试卷命题,要坚持着五大基本原则,才能制出科学的试卷,才能真正对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评价。

“素养立意”原则下的高中历史命题,有助于教师深刻理解并把握《历史课程标准》,促进教师转变角度对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等进行深入分析,在实践过程中转变教师命题角度,授课阶段里转变教师教学方法,从而成就有效课堂,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提升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高中历史学习的评价应当按照《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着眼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将对学生的科学评价贯穿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坚持“素养立意”的原则,历史教师要深刻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对考试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综合评价。立足核心素养,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