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与策略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小学,山东 日照 276800)

一、产生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

首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当代青年的思想意识也有着较大的进步,但对于老一辈来说,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理念也是普遍存在的,由于两者间在孩子教育方面持有不同的态度,更是隔代家庭教育问题加剧的根本诱因。其次,生活压力的剧增,迫使很多家长与学生异地分离的现象,且长辈也愿意抚养与教育学生,从而导致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产生。

二、我国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

现如今,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涌入到城市,所以隔代家庭教育的现象更为广泛,且问题突出。虽然一小部分的青年人会将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但是绝大多数的青年人并没有时间或是能力进行教育,所以孩子只能同自己的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一起生活,从而导致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另外,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的条件,很多父母常年在外工作,聚少离多的现象对于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也是极为不利的。

三、隔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我国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可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习教育问题。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教育而言,由于缺少来自父母足够的关心与温暖,很多小学生极易产生十分消极的心理,从而对学习造成较为严重地影响。同时,很多长辈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且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所以并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地指导。此外,一般情况下,长辈并不能同学校进行及时沟通,导致家长无法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且即便是长辈了解到孩子存在的学习问题,也无法帮助其解决。其次是道德素质教育问题。目前,很多家庭的长辈都存在过分溺爱孩子的现象,不仅不注重规范孩子的言行举止,还忽视其精神生活。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认知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极易受到社会方面诸多不良因素的干扰。最后是心理教育的问题。长期的异地分离,导致父母与学生间缺少足够的情感交流,进而造成了学生产生孤僻、自卑以及易怒等不良心理。各类学生逃课、打架或是顶撞长辈现象的频发,更是表明了家庭教育缺失。

四、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注重协调家长、长辈以及学校三个方面间的关系

对于日渐加剧的隔代家庭教育问题而言,急需引起学生家长、学生长辈以及学校三个方面的重视,并加以解决。首先,从学生长辈的层面来说,其应主动、合理地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加强对孩子学习方面以及生活方面的关注,增加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合理地满足学生各个方面的需要。其次,作为学生的父母,虽然身在他乡,但是不仅要保障学生必要的物质需求,还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理应频繁利用通话视频的方式,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增进之间的情感,进而保证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最后,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说,学校及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还应重视对隔代教育学生的照顾,注重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与心理活动,并及时地向学生家长汇报其在校的实际情况。

(二)提高家庭教育的教育能力

目前,隔代家庭教育问题具有广泛性与长期性等特征,所以学生的父母无法直接对其进行教育,因此,学生长辈应用肩负起学生的教育重担,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与配合,合理、科学地教育及照顾学生,最大程度上弥补学生在父母教育方面的缺失。同时,为了提高隔代教育的成效,学生长辈理应扬长避短,将自身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如艰苦朴素、努力奋斗等等。此外,学生长辈还应注重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以及学习行为的培养,尽量减少或是避免各类教育问题的发生,从而确保学生在合理、和谐的家庭氛围内健康成长。

(三)增加父母与学生的沟通时间

对于学生情感来说,单一的视频通话交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校方面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并要求父母参与。例如,每个学期的家长座谈会,必须要父母亲自到场,以保证家长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接下来的教育内容。同时,学校可在每学期开展由家长及学生共同进行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加强父母与学生间的交流,弥补学生的情感缺失。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诸多隔代教育问题的频发,理应引起学生父母、长辈以及学校的重视。社会竞争的不断扩大以及生活压力的剧增,造成隔代教育问题的产生,不仅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更对其健康的成长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及时、妥善地解决隔代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理应从学生的家庭与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加强父母与学生、长辈与学校、父母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心理状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生活行为的培养,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