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 300222)
引言: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肩负着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的使命。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是十分庞大的,而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中,不仅要关注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更应采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与个人修养,才能使我国大学生群体对事物的认知保持正向的价值观。当代高职院校要建立全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构建全方位综合育人的观念,以营造新局面为目标,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进行引领和教育。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与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息息相关,其中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及党政工作人员、辅导员教师等,经过实践研究证明,以党总支部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在落实教育工作时更加规范和全面,对学生的思想影响也最为深远,是开展高效、高质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同时,高职院校应当定期开展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与交流会,引导教育工作者探索更为有效的教育方式,通过对先进经验的合理分析与科学应用,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制度,从顶层方面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予以管理。高职学校作为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应当建立起专业水平较高、师德风范较好的师资队伍,从教育内容、方法及活动组织等方面予以制度规定,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划入高职院校党政工作的要点部分,在每学期之初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部署。这些举措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促进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方面得以提升。
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主要渠道,高职院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并将其与其他专业课程区分开来。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方面的知识,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形成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循序渐进、有计划的开展教学活动。我国教育部门曾明确的指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应当与时俱进,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突出思想教育的重点,吸收当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发展成果,将我党的发展作为武装学生思想的力量。除基础的政治思想课程以外,高等院校还应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设置“形势与政策”课程,积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是存在明显不同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知识,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是将教育活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法,通过思想政治的教育让学生明白道理、感受党的情感。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增强其教育的效果,这就意味着教育者既要关心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要用真诚的情感与学生进行交流,作为开启学生价值观的钥匙,教育者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来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现如今,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就业问题、社交问题等等,若学生缺乏良好的价值观指引,则这些问题将始终环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不仅是打开了学生的政治视野,更为学生带来价值层次的提升,使学生具备更加浓厚的主人翁意识,心理素质的建设也更为积极向上,大学生在面对生活问题时也能具备良好的应对思维。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是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高职院校的育人观念在于培养应用型的高等人才,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则重视在思想软实力的教育,是对学生政治理论的培育,也是对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教育。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当培养学生“知行统一”的基本素养,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应积极探索社会实践及专业学习的管理体制,为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要重视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逐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应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的思想观念正向化发展。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密不可分,高职院校不仅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进行学科建设,更要加强对日常教学活动的管理,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如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学生学习的管理及学生刊物的管理等。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督促指导教师有计划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以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