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商务管理系,河北 承德 067000)
职业院校在进行课程项目化改造,实际满足当前社会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培养职业人才能力需要,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满足职业岗位相关需求。将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内容合理设计为项目,通过完成项目,对学习任务进行设计,设置课程模块,将课程项目和职业岗位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现代物流管理工作,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当前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和改革,并对电子商务专业物流教学管理工作,提出更多的标准要求。积极培养与市场实际相符电子商务物流人才,职业院校在开展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时,需要将电商物流岗位自身职业素质作为教学基础,学校应积极和企业进行合作,充分重视实践的重要性。不断创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综合能力,逐渐提高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质量。
在开展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时,实际工作场景主要包括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部门。其中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工作人员,主要工作内容为管理企业物流运作工作,协助完成配送商品工作,及时将商务送到客户手中。在开展课程教学时,需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输管理能力、采购管理能力、选择物流运作模式能力、装卸搬运管理能力、仓储管理能力、流通加工和包装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协调和配送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独立解决存在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养。
在进行“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重点内容,职业院校应积极和企业进行合作,开发和设计课程内容。严格按照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将专业知识内容和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结合统一。积极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知识内容,加强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内容的一体化教学目标。
在进行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实际满足企业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相关需求,全面培养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需要的技能性人才。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需要听取专家相关建议和意见,综合内容制定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案。合理设置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岗位内容以及具体工作任务,作为课堂教学切入点,将工作基本流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采用实训和教学相结合教学方式,引导职业院校学生严格的按照制定的教学内容和工作步骤,逐渐完成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作任务。使学生们能够在实践和学习时,逐渐掌握工作技能和操作方法,从而完成相关教学任务。首先,教师需要全面分析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实际工作内容,将工作内容作为课程项目的导向,同时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学生系统性学习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操作流程,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物流配送相关技能,有效的提升整体物流服务质量。其次,教师需要全面调查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作具体实践,合理设置岗位典型业务,整合企业具体工作,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任务时,需要将企业实际工作内容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设置适中的项目任务以及符合课堂教学目标,充分挖掘项目具备的运用价值。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帮助学生实际解决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其次,合理布置课程项目的相关任务。在开展课程项目时,教师需要针对知识点内容进行布置,规范项目操作流程。同时,在实施项目化教学方案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团队意识。职业院校学生需要全面了解课程项目的知识点,明确任务目标,构建项目团队,逐渐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还有,学生在执行课程项目相关任务时,需要掌握执行进度和明确执行项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和困难。组织小组成员搜集相关资料内容,探讨项目方案,并针对项目研究曾国采用方案、研究报告、微视频以及PPT 等方式进行呈现。结束项目任务以后,需要科学运用评价方式,针对项目成果和学生执行过程进行点评。每个小组根据评价,合理修改项目内容。最后,教师应明确项目考核方式,采用考核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开展教学目标和活动具备的导向作用,应充分重视考核学生实际技能以及学习情况。
综上所述,项目作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的载体,将任务和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更多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内容。合理应用课程项目化,逐渐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主动探索更多的知识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给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职业学校教学特色,逐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