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法考改革背景下的高校法学教学改革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法学系,湖南 张家界 427000)

引言

我国实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已经有两年的时间,该制度在司法考试的基础上改革了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这对高校本科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高校在开展法学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实现不断的创新改革,注重培养学生成熟的法律思维、法学理论,还需要保证其掌握相应的法务实践能力,将培养高端的法学人才作为核心目标,保证教学内容符合法考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法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基础目标。

一、新法考与高校法学教学的关系

(一)法考与法学专业教学是良性互动的关系

对于高校法学专业教学来说,主要就是帮助学生打好具备法律知识的基础,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逻辑能力。其中法考主要就是利用主客观的试题,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思维水平、实践能力进行考察[1]。在非理论教学型的高校,法学教育与法考都是以法律基础知识为核心的,并开设了一系列课程,以法考作为主要的考察方向,教学为法考准备,法考检验教学成果,二者能相辅相成,并形成良性的互动。

(二)法考对于法学专业教学的引领作用

基于法考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的背景下,其能够借鉴的地方就越来越明显。由于受到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法学专业教学更加注重培养法学研究型人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足。而对于法考来说,其更加注重对法律实务问题的考察,也引起了法学专业教学的重视。利用课程的合理安排与实践环节的安排,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由此不难得知,法考对高校法学教学改革来说十分重要。

二、法考改革背景下的高校法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一)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技能培养

法考的重点就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掌握情况、动手操作水平等特点进行分析,并且对传统的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引入案例教学的同时,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法学理论教育与司法实践的互相融合。采用讨论、模拟、互动等多元化的方式,保证课堂内外教学并重开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对于第一课堂的教学来说,务必要保证教学的实用性,对学生的法律职业思维进行培养,还需要帮助其形成分析与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要求,保证学生了解基础概念知识,不断扩大案例教学的广度,激发学生的理性与感性认知,正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事例与案例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解决案例的核心内容就是法律问题,但是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十分复杂,例如劳动报酬相关的案例,覆盖的范围就比较广,涉及到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从分析与讨论中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做好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使其更加关注法律理论知识以外的部分,实现各个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不断提升法律操作的技能水平,真正使用辩证的方式,对法律事务进行处理,以此不断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丰富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

与课堂外教学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课堂学习的时间有一定的限制。在实际的高校教学过程中,非法律专业的公共课程需要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如果利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在无形之中延长了学制。另一方面,法律职业对学生的技能要求较高,如果训练教学不到位,学生就无法满足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除了法学专业的知识学习以外,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属于课堂外教学的基础功能。因此,对于高校的法学教育来说,只有更加熟悉法学教材的基础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法学教育当中。利用开展演讲赛、辩论赛的方式,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与法学学习任务相融合。例如开始语言反映训练、词汇积累、模拟法庭熟悉法律程序等,积累更加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

(三)以法律职业化为目标,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

1.创建模拟法庭的教学模式

模拟法庭类似于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真实案件办理过程中亲身体会法庭审判的不同环节,还能在案件中运用在课堂中学习的法学理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法庭辩论、法庭调查等环节,都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展示自我的机会,还能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创设模拟法庭的方式,使得学生能独立对案件进行分析,掌握法律职业必备的技能,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

2.创建完善的课程见习和实习教学模式

创建课程见习、实习的教学模式,主要就是指法学专业的学生以法官助理、书记员或者律师助理的身份,进入到法律实务界当中工作。学生应当在对法学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参与到专业实习当中。经过司法实务界专业人士的指导,学生会对法律流程更加了解,还能合理的运用学习过的力量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

结束语:总而言之,基于我国法考改革的背景下,高校要想实现法学教育的改革,就需要实现司法实践教学与法律理论知识教学的融合,对法学教育方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并引入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只有不断分析当前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目标,不断更新法学教育体系,引入多元化的法学教学方式,开展合理的法学考核,才能实现法学教学体系的更新,保证法学专业的学生法律知识扎实,法务实践能力较过硬,能解决实际法律问题,成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