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火炬镇中心小学,四川 通江 636712)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无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日常的学习环境中,都应该积极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教师必须要创新课堂模式,创新互动设计,并营造良好的表达氛围,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里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营造谈话氛围,增强语言感受

教师要善于营造交流氛围,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方便学生顺利表达自己的思想。想要使教师与学生的交谈氛围更加和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拉近师生间的关系,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教师在讲课中要尽可能留有一些空闲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到《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学生只能从书本上知道壁虎的尾巴可以重新长出来,但是对于壁虎断尾巴的更多信息,小学生并不知道,为了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壁虎短尾后的场景,如断开的尾巴还会保持跳动一会儿,以吸引壁虎敌人的目光,方便壁虎在遇到危险时及时逃走。同时,利用多媒体可以像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真是的观看到壁虎断尾的过程。然后同学间可以交流讨论对此有什么想法。利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学生既能对课程内容掌握,有拓宽了视野,还能再交流中锻炼语言表达。

二、关注文章留白,加强读写结合

通常,在描写情节或者是事物时,很多阅读文本的作者都会进行留白,以此来让读者展开充分的联想。在语文学科中,留白具有十分独特的色彩。比如说,小学语文老师在向学生们讲述《牛郎织女》这一家喻户晓的故事时,便可以让学生们先去大概的了解这一故事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这一文章的故事性很强,所以理解起来并不难。在对这一文章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强化对学生们的字词训练,同时还要强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文章中的留白部分,教师需要让学生们引起关注。同时,还要利用留白部分,要求学生们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使他们能够续写文章或者是展开关于文章内容的深入描写。在学生们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多地要求他们,只需要稍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即可。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们便可以灵活应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这也可以增强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多元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为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优化学生的语言素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活动进行课堂氛围的创设,毕竟在小学阶段学生正是处于活泼爱玩的时期,活动的开展既可以落实人本教育理念,同时也可以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使得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例如,在学习《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语文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故事性话题,为学生开展“故事大王”“小小演说家”“角色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交流互动,从而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就好比牛郎织女这一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导自演自创进行舞台剧的表演,这样既可以活化教材内容,又可以使得学生在表演中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从而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自信心,让学生敢说、乐说。

四、生活融合,优化学生的情感表达

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才会得到实质性的发展,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活这一素材进行语文知识的融合,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到语文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这一语文阅读内容时,为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与崇敬之情,我为学生展示了母亲平时的生活动态,以及母亲对孩子默默无闻付出的图片,在这一视觉感官的冲击中,我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通过这一生活话题的融合使得学生得到语言情感的提升,在表达的过程中优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充沛情感的流露中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样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语感,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会真实情感的表达,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结语

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人际交往活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好学生们的这项能力,语文教师还必须要协同学生一起努力,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作用,致力于为学生们营造出和谐友善的交流互动环境。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模拟实际生活场景,以此来展开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们可以因此接受到更有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