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算法课堂教学模式的融合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崇左市高级中学,广西 崇左 532200)

受新课改实施的影响,很多高中学校开始重视将信息技术和数学算法教学融合到一起,并且,在数学教材中也出现了有关算法的内容,不管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来讲,这都是一个挑战,很多数学老师和信息老师都开始产生疑问,他们认为是否有必要将两者相结合[1]。实际上,将数学算法课堂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相融合,可以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两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合理的方式将两者相结合,提高数学算法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一、将信息技术和数学算法教学相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不知道应该如何使用程序语言

现阶段,大部分信息技术老师都认为,自己教学科目中的主要程序语言为VB 语言,但是在高中数学算法教学中又额外需要学习QB 语言,这两种语言无法统一,导致学生学习这两种语言更加困难,并且也为老师的教学也增加了难度。通常情况下,信息技术课都会使用VB 语言,这是因为和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相比,VB 语言更加简单,可以被广大使用者所接受。但在算法数学教学中,不仅需要用伪代码去描述数学算法,还需要用一些简单的自然语言和流程图去描述数学算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虽然会使用伪代码,但是不会有什么明确的要求,也不会严格要求和限制语法规则,这就是人们把它称为伪代码的原因。

(二)老师没有掌握教学重点

通过一些对比可以看出,这两门课程不仅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不同,而且在教学目的上也存在一些不同,所以,虽然这两门课程在算法教学方面有一些类似之处,但是也不能认为两门学科是相同的。这两门学科存在差异性,在教学中就要掌握相应的教学重点[2]。数学算法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算法设计方法上,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算法的描述语言。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传授学生设计程序方法上,也就是学会并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可以使用各种程序设计语言去检验已经完成设计的算法,通过使用计算机去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将数学算法课当成信息技术课,反之也是一样不能把信息技术课当成数学算法课。

二、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算法课堂教学模式的融合方法

(一)老师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

算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原有的数学算法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教师将自己当成教学的主体,讲课的时间占课堂时间的一半,通常都是老师主动讲学生机械地听,并且在听的过程中,还需要不停地记笔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让老师感觉讲课很累,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丧失主观能动性,丧失学习算法的兴趣,一旦学生没有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就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3]。所以,老师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将信息技术和算法教学融合到一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进行教学,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算法教学,减低算法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两科老师要掌握好教学的重点

数学老师在算法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了解自己负责的数学教学内容,不要把程序设计语言的内容和伪代码弄混;其次,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以及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最后,在教学中尽量不要涉及到程序设计方法和语法规则内容;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第一步要帮助学生分清算法和程序设计;第二步要帮助学生学会与VB语言有关程序的结构、基础的语法规则等,保证学生可以自己在计算机上完成编程任务。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鼓励学生自己研究和分析算法,让学生可以用自己掌握的程序语言去完成编程任务,在编程的过程中,证明算法是否正确,并且,让学生知道程序设计语言和伪代码是不同的,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在算法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

在高中数学算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实际的数学题进行算法教学,在检验算法时,最方便和准确的方法就是使用计算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传授学生使用计算机检验算法的方法,使学生更加熟悉算法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例如,在检验算法时,老师可以尽量为学生创造上机操作的机会,因为自己操作可以使学生对算法知识更加感兴趣,并且,也可以要求学生使用掌握的VB 语言编制小程序,保证小程序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学会如何使用算法,提高算法教学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将高中信息技术和数学算法课堂教学模式相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算法教学的质量,降低算法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对算法知识更加感兴趣。但是在融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老师要把握好两种科目的教学重点,老师之间要积极交流,相互配合,提高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