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第一中学历史组(高中部),江西 南昌 330000)
语言不仅是帮助人类随时敞开自己心扉的一种交流表达形式。语言是帮助人类随时搭架起身体心灵沟通桥梁的一种快捷方式,语言是帮助人类表达情感欲望交集的一种抒发表达模式,语言是帮助人类随时释放感情悲喜的一种表达心理公式,语言艺术是一门科学艺术。语言艺术褒贬皆纳,有很多人运用语言艺术完成着自己的追求。在商场上,他们运用语言艺术天马行空、所向披靡,在情场上,他们运用语言艺术无坚不摧、心想事成。语言艺术运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也是质量满满。
历史教学课堂的教学教师应善于讲出人物色彩,讲出人物声响,讲出人物形象。历史教师也需要更加善于通过借鉴历史评书的多种语言。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像"说评书"、"讲故事"那样大胆讲课,经常"卖关子"、"留悬念",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学习活动兴趣和新的求知探索欲望。要准确说出"故事"所可能蕴含的某些意义,学生从中或许可以得到获得某些新的启示或许能引发一些新的思考。把一个历史叙述讲"活",从语言的艺术要求角度来讲,就是一定要把一个历史重大人物叙述讲得栩栩如生,或强烈充满艺术激情,或荡气回肠,或快速或略有停顿。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历史生活指的也就是过去发生的每件事,而中国现实生活指的是这段历史的自然延续和不断发展。历史教学中既要把中国历史作为课本又要植根于社会现实,在课堂上我们历史教师需要应对固定的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教学变革与大胆创新。用广大学生非常熟悉的、感兴趣的又十分贴近广大学生实际的日常生活教学素材来替换。这就好比一个年轻人的一只脚虽然长大了,却穿着小的高跟鞋子,会让人感觉自己穿了鞋还要觉得脚疼又走不快。这时该怎么办?学生通常会主动回答说要换一双最适合脚的鞋子,从而可以让全体学生充分理解商鞅中的变法改革,是一种顺应我国历史社会发展变化潮流的一种改革。形象的一个比喻不仅贴近我的学生实际心理和整体认知发展水平而且通俗易懂,使我的学生更容易深刻接近和正确理解中国历史。而在给学生讲述《百家争鸣》这个知识点时,我在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理论基础上,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比喻问题,班上晚自习的时候,不少班的学生因为种种的心理原因,喜欢低声讲话,如果以下的三家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以下三家人物为古代法家、儒家、道家)也就是你的学生,班主任你就会觉得他们要学会怎么样未来才能解决班上晚自习呢?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把中小学生的基本生活历史常识和人的生活历史见闻同人的历史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来,让每个人立刻觉得历史就在自己身边从而生活历史就是人的历史,从而充分激发了对历史学习的积极兴趣。
著名中国历史教育家赵恒烈教授把人生境界之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样句话和我国中学时代历史体育教师的各种语言表达运用技能紧密联系到一起来,他认为第一层的境界也就是把你自己所想的任何东西能够地如实表达出来,使你的学生不仅听了,也可以如你自己所想的那样,想得清楚,说得明白,能完整地准确表达思想。这句话充分明确了我国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规范,没有任何过于科学性、知识性的语言错误,必须明确要求,具有我国历史教育学科独特的一个特点:就是言之有据,言之有史。它明确要求史学教师在开展讲现代历史明确的概念、评历史人物等学科教学活动中,用语观点要做到精炼、准确,以利于引导广大学生从中逐步接受正确史学观点,得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结论,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科学人生观。历史上的语言千万不能认为有任何的过度虚构或者夸张。讲述历史人物重大事迹必须与讲述史实内容相符;理论分析讲述历史重大事件等,必须以事实史定论,论从事实史出,史论史实结合,重要性的历史语言概念和重要知识点把握要准。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学习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语言教学要表现充满一种感情,调动每个学生的表达情感,用这种语言方式来表达实现这种情感就是态度与核心价值观的综合教育,让教师通过这种常常带有强烈感情刺激色彩的悲愤语言,来感染学生。
合理的使用体态语口,可使教学事半功倍,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克斯曾说,体态语言对于教师帮助学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以便于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借施。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内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来表情达意的,适当的体态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令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走进教室面带微笑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身体稍稍向前倾听学生答案,会使学生觉得老师对自己的回答感兴趣,会感到自己受到重视。一个眼神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一个严肃的注视则会使他意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而迅速改正。而课室上教师的手势动作也能使课堂生辉,如竖起大拇指表扬等等。
总之,历史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十分准确的合理确定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主体语言,运用优美的历史语言艺术手法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广大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追求提高课堂历史教学语言的优美艺术性,从而努力创造一个“知、能、情、趣、理、美”多位语言一体,水乳交融的最佳课堂教学语言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