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中心小学,江西 南昌 330119)
新课程理念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与标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会相应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并对学生实施育人的教学,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师授课中,很少有教师将育人作为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对于德育的培养工作教师也不够重视,在教学中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将德育与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完全分割开。教师这样的教学形式,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育人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数学学科的教学价值也没有被教师体现出来,影响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和发展。
数学学科中有很多学生很难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知识的教学,实现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让学生学会迎难而上,不畏艰难的精神。在新课程理念下,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素养实施培养,实现数学课堂上的育人。小学阶段学生正在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品质是小学阶段教师的重点教学工作,好的习惯也有利于学生更严谨的对待学习,让学生自主思考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不畏惧学习的难点,勇于参与难点知识的探究。
例如,教师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教会学生周长的概念,之后给学生一些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开始学习几何知识的开端,这些内容对于学生这个阶段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就可以不断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感觉到通过自己也能探究学会新的知识,让学生不再畏惧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信心。教师也能在学生探究学习中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培养,让学生知道在学习中以及生活中都应该做到迎难而上,勇于探究。
实践才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与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法。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只能学到数学理论知识,但是利用实践,学生就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而且新课程理念中也很重视对学生数学实践的教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利用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扩充,让学生既得到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能得到道德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实现知识与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也能实现育人工作。
例如,教师在《克和千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体会1 克与1 千克之间的区别,在知识教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拿出一个塑料袋,让学生猜一猜塑料袋有多重,这时学生可能会说1 克,但是在称量中发现其实塑料袋连1 克都不到,在这样的测量结果中学生会觉得很惊讶。此时,教师可以利用扩充教学内容的方式实施育人,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虽然塑料袋的重量很轻,但是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大量的塑料袋会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我们应该减少这种塑料袋的使用,在买东西时用可以反复利用的布袋,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师利用让学生实践,之后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够得到良好素养的培养,教师也能实现在知识教学中育人。
教师在利用数学课堂实施育人培养时,不仅可以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等等实施培养,还能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古代数学文化知识,让学生明白数学文化在我国的长久历史,让学生对古人的智慧产生钦佩之情,从而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数学学科中不仅包含数字与图形的知识,其中还包含很多文化知识,教师应该有效应用这些文化知识,并在其中渗透对学生思想的教育,让学生不仅清楚数学知识也能了解数学学科的发展史,感受到数学学科中不一样的魅力,同时实现对学生情怀的培养和教学。
例如,教师在算数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普及《数术记遗》的知识,还可以给学生讲解《周髀算经》等等数学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现史,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对数学的研究要早于西方国家很久,我们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能够提升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国家有很多聪明的人,对古人对国家产生钦佩之情,有助于学生爱国情怀的产生。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想要将数学学科的价值体现出来,教师就应该利用好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既对学生实施理论知识的教学,也能借用理论知识实现对学生良好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将自己的育人工作融入实际教学中,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数学学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