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白龙乡白堡学校,河北 保定 072150)
作文教学的改革应从培养创新这一视角去思考,多组织学生写假设作文和创新作文,培养学生的逆向和发散思维。要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到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创新精神,再到加强词汇积累和修辞方法的应用等,从这些方面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思考。
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虽然具有出色的创意,但在实际写作时就很难将这些优秀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导致作文干干巴巴的。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学生的日常语言积累还不到位,不能把握语言的基本运用方法。因此,在引导学生写作的初期阶段,语文教师必须先引领学生积累词汇、熟悉语句。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避免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存在不求甚解的情况,而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每一个词汇、每一个语句讲解透彻,丰富学生的词句储备。如《小壁虎借尾巴》中有小壁虎“爬啊爬,爬到……”的句式,教师让学生想想以前学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学生很快回忆起《燕子飞回来了》一课中有“飞呀,飞呀,她们飞过……”,《谜语》中有“(雪花)飘呀飘呀落下来。”既学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举一反三。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模仿,加深理解,自由应用,善于借鉴,真正实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这样,学生思维活跃,创造的欲望强烈,正确地谴词造句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为起步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小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写作源于生活,写作灵感的获取必须从观察生活开始。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认真观察,通过亲身接触去获取第一手的写作资料,如此才能增加作文的真实性和感染性。也就是说,教师应提倡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积极主动的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比如说,但要求学生以“最喜欢的小动物”为话题写作时,教师可以提前组织学生观看多种小动物的视频资料,或者亲自带领学生观察某种小动物,引导学生对动物的外表习性以及其他一些特征进行深入了解。如此一来,学生更能够增加写作过程中对小动物描述的层次感,从而循序渐进的掌握事物的描写方法。在长时间的坚持下,学生将会养成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自觉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展现自己独特的创作思维。除此以外,丰富的思维想象能力同样源自于生活,只有通过大量的生活观察,才能进行丰富的创造想象。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看图写作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对图片上的每一个小细节展开联想,弄清画面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写作兴趣。让学生小组合作为图中的一些主角确立关系,编故事、编童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必须千方百计的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引导学生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他们的创造欲望就会激发起来。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创设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如在《司马光砸缸》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想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将缸中的小孩救出来,有的学生说可以用抽水机抽、有的说用海棉吸、有的说用棍棒捞等。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就出现了。教师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常规,设计一些能唤起学生兴趣的作文题目,如《20 年后的我》《我的梦想》《假如我是班主任》等。除此之外,还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课外活动,让他们主动充当小编辑、小记者、节目主持人、小演员的角色,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应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小社会”服务,发挥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到开展工作。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不断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很强。只要教师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恰当地应用小学生的教学方法,他们不但能把作文写得立意新颖、有声有色、生动有趣,而且也能写得形神兼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涉及面较广,不能一言以蔽之,这就必须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转变传统教育的同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另辟蹊径,采用科学的内容与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