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丰中学,江西 宜春 336300)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现代化教学的科学途径,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希望他们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要注重他们在自主中学习实践,灌输教学和填鸭式教学模式逐渐被取代。当然,基于初中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自主学习实践的难点,教师还要下更大的工夫,在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教学方法。
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先让学生认识到、了解到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将情景教学法引入课堂,通过抽象内容的展示、相关问题的研究,改变学生被动的认知状态,以直观的探究增强自学的能力,方便后续教学工作的高效推进。另外,教师应创设不同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个性化发展,借此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真正的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如学习《刻舟求剑》一文时,要改变学生的古文学习态度,克服学生学习古文的畏难心理,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学习模式,让学生从背诵文章、理解字词句段的含义转向对文章的整体性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大屏幕上所播放的刻舟求剑这一小故事的动画和漫画,以此加深学生对这个故事的了解,并从多个方面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动作与神态。在初步分析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组织情景剧模仿比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了解来复述这个故事,并对复述得最完整、对人物心理及文章中心思想把握最为准确的学生进行奖励。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参考依据,是教育专家长期研究编写的图书,符合初中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实践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抓住师生互动的40~45 分钟,以教材为载体进行深入挖掘,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文章《济南的冬天》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要打破以往灌输教学的模式,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教师仅仅是教学的引导者。首先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总结中心思想。接着再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对第一次没有读懂的知识点进行补充。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老舍先生的生平创作、文章的主要描写手法是什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探究。紧接着再由教师对课文进行全面梳理,对文章中没有提到的写作背景加以讲解。最后,让学生回家自我总结课文,下节课让他们讲述要点,对知识进行梳理。这样一来,课堂的主动权就交给了学生,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可以被充分调动,有利于学生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
首先,教师要牢牢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育观,尊重每一个受教育对象。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要爱护他的学生,更应该因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而尊重每一个受教育的对象。只有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彼此认同,才能形成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其次,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打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会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他们彼此之间互帮互助,即使是班里面相对弱势的个体,也会受到尊重与同学间坦诚的帮助,这有利于他们克服自身弱点和自卑心理,在同学们的关心和友爱中,他们会主动走进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大胆展示自己,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而终生学习的愿望是人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成功的教育,就应该是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只有那些唤起学生学习探究欲、惊讶感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所以教师要放开手脚,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善于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和去探索知识的奥秘,用心去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充分培植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以活跃、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自主学习的魅力、成功的体验,这也是初中语文虚拟情境教学的创设原则。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阅读了故事以后,我说:“大家看怎样学习这一篇课文?”“来表演嘛!”没想到有个学生大声说,我说:“怎么演?”同学们到来了兴致了,有分角色自说自演,有一个人用不同的声音演,还有一人读另一个人演……我看这个也不失一种语文学习呀,就同意了。没想到这节课很成功,同学的参与热情很高,表演很投入,更没有想到的是,出现了中外两个版本的表演形式。
综上可知,自主探究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全身心的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语文教学拥有无限的可能。想要有效的实施自主探究,教师必须首先将课程改革理念熟记于心,落实于实践,走下“神坛”,成为学生们的引导者,辅助者。相信在自主探究与语文教学不断融合的基础上,语文教学的质量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主学习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解放,学生不必再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下,他们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只是起指导和恰当的纠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