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开展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江西省瑞昌市第三小学,江西 九江 332200)

阅读现在已经成为许多人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就更为重要。学生的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有杜甫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对阅读教学不够重视

良好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中找到灵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阅读教学不够重视,认识不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在写作时没有思路。

(二)阅读教学方式单一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是以示范为主,先给学生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跟着做,这样的方式,学生表现出兴趣不高,积极性缺乏的现象,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因此影响了阅读效果。没有借助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等现代手段来开展阅读教学,因为阅读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不够创新,导致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同时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读、练、说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一堂完整的语文教学中,要将朗读与训练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提高。叶圣陶先生说“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视训练。”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只是一味地探究,一味地朗读,其听说读写能力不过关,那么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就无从谈起。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将学生的基础训练、说话写作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地积累语言,感悟语言,通过学习,有效地迁移运用语言,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阅读教学才能算是真正的扎实有效。

读练相互结合,切实进行有效的说话与写作训练,对于低段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与品味,设计多样灵活的训练。另外,低段学生要注重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以说代写,融口语训练与写作训练为一体。如在教学《画风》一文时,让学生自己画风,你会怎样画风?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得激发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只有被激发起阅读的兴趣,调动起积极性,才可能会主动地去学习。相对于那些中学生和高中生而言,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如果学生对哪门功课或某些知识不感兴趣,教师和家长强迫学生学习,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但不会去努力,更让学生感到反感。因此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阅读的兴趣,他们才会付之于行动,才会产生对阅读的渴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一些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故事,给学生留有悬念,让学生课后自己查找资料,了解整个故事情节,鼓励那些喜爱读书的小学生,带动其他同学,定时在班里举行“读书活动”,评选“最佳小读者”等来激励同学们。这样,使班级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调动起每个小学生的读书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教学阅读之前,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鼓励学生认真自觉地阅读,然后从中寻找答案,总结分析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四、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发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问,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在这可提问为什么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长”字?

五、优化教学,增强互动是重点

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优化教学,增强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全方位互动。比如在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让他们通过个人或小组学习共同探讨课文的背景知识,疏通课文中的字词,确定课文中的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提出质疑和假设,同时标明自己的疑惑。课堂上,通过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互动,共同确立目标,共同探究答案。对于那些确有难点的内容则由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讲解。这样语文阅读教学就会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将会更好地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课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积极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