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开展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琴江中心小学,江西 赣州 3427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也飞速地发展起来。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成为一种文化水平的标志。信息技术的融入是一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究,不断拓宽教学思路,运用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新巧。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它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0 年10 月25 日,时任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说:“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个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精神。”因此(由此可见),与传统学科相比,信息技术的教学理论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各项因素都还很不成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究,一步步把握科学的学科教学规律和方法,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在广泛借鉴其他学科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小学生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究。

一、加强课程整合,促进学科知识的多元化发展

当今教育主题的多元化使得信息技术教育已从单一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的新型课程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必须与其他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综合实践课。

例如在PowerPoint 一章的综合练习中,可以让学生制作演示文稿“我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要求主题明确,围绕主题,恰当组织各种多媒体信息;注重演示文稿整体风格的统一,并采用发布电子作品及交流答辩的方式进行评价。

首先要求学生学习对周边生活、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主动地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可利用课余、双休日对本地的环境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并通过读书、上网、社会调查活动来积累环境保护知识。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对环境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其次,分小组制作电子作品,发布并进行交流答辩,在活动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学生在完成这一课题的过程中,不但掌握制作电子文稿的技能,还培养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实践应用

信息技术课的课程内容具有多变性的特点,这决定了传统意义上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无法紧跟技术变革的脚步,而同实践应用相结合才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所以,在小学阶段理应培养学生的基础操作水平。键盘操作是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对学生未来是否能熟练操作电脑起到基础性奠基作用。老师在40 分钟课程中可以安排20~25 分钟的时长供学生自行练习,刚接触电脑的小学生可能存在不会切换大小写,切换到五笔输入法不会变换等多种问题,老师可以在课堂中不断走动巡视,实时帮助同学解决出现的问题。例如,在讲解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键盘操作与英文输入课程中,老师可以为同学们示范输入法的操作步骤,也可以教授学生根据四个手指放在键盘上的位置记忆其他字母,给予他们充足的实践练习。

三、学生创设学习成果展示的平台

学习成果展示则是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主要指的是学生实践情况的即时反馈以及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的不断升华。学生通过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能及时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改善自身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展示学习成果也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测试,教师在学生的及时反馈中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帮助。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身心发展方面还没有完全定型,而且很多小学生都喜欢被表扬。他们学习某一知识时,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尤其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者是其他同学的羡慕,这也能激励他们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进而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教师要多鼓励表扬他们,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操作练习等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明显的提高。实践证明,上面提到的这几种教学方法不仅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同样遵循了素质教育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更体现了现代教学法中的人性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