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葛源镇青苗实验小学,江西 上饶 334303)
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课堂上依然是以老师为主,教师主要是按照教材内容来宣讲,根本不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再加上小学生好玩、好动,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堂上教师会比较严厉,以至于课堂氛围严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真正放飞思维,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质疑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更是学生进行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能力,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革新教学方法,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学,大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质疑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加快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就必须注重质疑能力的培养。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路的钥匙,是学生真正走进知识大门的关键。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想将其培养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在加强其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其质疑能力的培养。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质疑问题,能够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有针对性地提升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1]。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以往,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种课堂结构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更别提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肯定其主人翁地位,才能调动去学习热情,使其主动去质疑,积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2]。如在《龟兔赛跑》这一课中,在课文讲解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针对性,同时,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质疑能力。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效果与质疑环境密切相关,良好的质疑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去质疑,从而提升质疑能力;反之则不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应当构建良好的质疑环境[3]。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尽量用商量的口吻提问,如“你有什么疑问吗?”“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等,以此让学生感受到轻松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质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多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质疑,如“你这个问题问地很到位”。“你的意见很精辟。”另外,教师要适当放下教师这一身份,多与学生互动、交流,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爱上课堂,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质疑,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质疑能力。
要想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必须知道学生掌握科学的质疑方法,只有方法得当,学生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保证教学方法合理、科学[4]。首先,从题目入手,找出关键词。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一定的认识,以文章题目为依据,可以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如,在《司马光》这一课中,司马光是一个人名,以这一人物的名字命名,课文必然是讲解这一人的相关事迹。在课文讲解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问斩过得题目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这样做就可以提高阅读的针对性,使学生高效解决问题。其次,从词句入手,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提问、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也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如,在《司马光》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段落来进行教学,然后让学生找出关键词“砸”字,并提问:“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会从词句入手进行提问,以便学生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提升质疑能力。
综上,质疑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发展思维,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