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学前教育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农业大学保育院,江西 南昌 330200)

一、现阶段学前教育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一)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

整体来看,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在展开学前教育教学的时候,往往还是应用教师中心主义的教学方式,这也使得幼儿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没有给幼儿创造充足的尝试机会,只是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完成固定的学习任务,这也使得幼儿的学习兴趣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使得活动环境创设的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不利于幼儿主动参与课程活动。

(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思维

从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学前教育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很多教师没有掌握环境创设要点,而是将主要精力集中放在了美化活动环境上,这也使得环境创设并没有发挥出应用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往往强调材料与设施的数量,并且强调材料投放的次序以及频率,这也就导致了活动环境创设千篇一律的现象经常出现,创新程度不够,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发展,使得活动变得枯燥乏味。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活动环境创设的时候,往往对现有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忽略了隐藏空间的作用,这也导致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幼儿的求新求异能力也被削弱。

二、学前教育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探析

(一)对以往的区域活动互动模式进行改革

在进行学前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幼儿与教师互动的重要性,从而构建起一个信息及时交流反馈的过程,这就需要幼儿教师积极参与到其中,明确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对现阶段幼儿身心发育情况予以充分关注,尊重幼儿的个体体验,这样一来也使得教学活动的效果更加理想,其规范性也有了明显提升。教师应该注意对以往区域活动互动模式进行不断优化价格,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幼儿潜力的有效挖掘。例如,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将活动室的各种壁画以及装饰拆除,当幼儿进入到活动室之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与其一同对活动室进行重新装饰,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活动灵活性,同时也使得幼儿的活动参与自主性明显提升。

(二)对以往的区域活动环境空间设置进行创新

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区域活动空间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注意与现阶段幼儿自身的实际特点进行结合,从而使得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融入整个环境氛围当中,实现心理以及身体上与活动空间的对接,保证幼儿之间可以互不干扰。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往往好奇心较强,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空间设置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对幼儿这一心理特点进行有效把握。教师应该注意对活动空间创设以及教育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思以及改进,并且注意对幼儿园是内外空间的合理安排。同时,幼儿教师要注意对区域空间进行逐步完善,并且要保证各个区域空间之间的边界较为明显,教师可以对材料进行二次利用,以此来使材料的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教师可以尝试创设“美食天地”这一区域活动,保证食品以及食材的有效供应,让幼儿可以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购物体验。

(三)对以往的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方式进行创新

在进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应该对其重要性进行明确,幼儿园的活动材料投放有利于对活动环境进行有效改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持续性。同时,幼儿教师还要注意对活动区域环境进行丰富,选择适合的物质材料,通过这种方式来制定出灵活的教育计划,对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分调动。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夹球竞赛”,在区域里投放一些塑料球或者海绵球,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组织幼儿将球从一段夹送到另一端,可以用胳膊夹,也可以用腿来夹,最后评定在规定时间之内哪一个小组夹球数量最多,从而选出优胜小组,为这一小组的成员发放一些小礼物。这样一来,不仅使幼儿的荣誉感得到了满足,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学前教育区域活动来说,其创设的合理性会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同时也会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活动区域环境创设的时候,应该注意对现阶段幼儿的实际心理特点有充分了解,通过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方式来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乐趣,并且实现对幼儿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有效培养。教师在进行活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把握重点环节,从而使活动环境的适应性以及针对性更强,使得幼儿可以在一个自由、和谐的环境氛围中展开活动,这也势必会使幼儿自身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