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暨华中学,重庆 401120)
小说阅读题大多数都是根据小说的一些基本特征来提问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基于对文章的充分理解,然后根据小说的特征进行回答。但是学生在高中之前都很少遇到小说题,或者对小说没有系统化地总结过,同时很多学生都只求做题的速度,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往往都是抓住一半就走,很多时候都理解错了作者要表达的含义,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自然正确率就十分低下。所以语文教师要总结小说的一些特征,让学生记住,然后在做题的时候根据特征一步一步去理解文章,进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例如,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来揭露社会生活的现象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中包含着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小说中主要的就是人物和情节,小说人物往往都是作者虚拟的,但是人物身上又很多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影子,能让人们不自觉地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而故事情节反映了小说人物进行的活动,往往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也会有序幕,学生喜欢的大多数都是小说的故事情节。而环境包含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部分,是小说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等作用。语文教师将这些阐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注意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和一些环境的描写,为学生做题目奠基,同时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抓住小说表达的真正意思。
语文教师除了要讲解小说的基本特征以外,还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常考的小说考点,让学生有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样也方便学生进行高考复习。尽管高中学生的自制力都很不错,会主动认真学习,但是很多学生都没有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使得学习效率低下,特别是在归纳考点的时候,学生都只是做题,用题海战术来锻炼自己,但是这样效果不佳,还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起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作用,为学生整理好重点和难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都能掌握答题的技巧,提高语文阅读分数。
例如,语文教师要找出多年的语文小说阅读题,将其中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分析总结,并寻找到对应的教学方法和解题的方法技巧。如,常见的小说题目,其一是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或者性格,这种题型比较简单,但是很多学生都得不到满分,因此小说描写人物形象的时候有很多隐含的形象,需要学生进行挖掘,同时一些学生脑海中没有足够多的描述人物形象和性格的词语,使得答题的时候啰唆,给阅卷教师的印象不好。这时候,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小说中寻找隐含信息,然后让学生记忆一些描述人物形象的四字短语,这样回答更为标准,分值也就高了。其二是询问故事情节和环境在小说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时候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总结小说情节和环境的所有作用,如插叙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形象,使得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等,而环境一般就是交代故事背景、推动故事情节、渲染气氛等作用,而且语文教师还要让学生记住答题时的专业术语,避免扣分。当然小说题最重要的还是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因此一般都会在最后有一个开放题,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前提下进行回答,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举例子进行证明,进而说服别人。
小说阅读题最重要的还是理解,特别是阅读题的最后一道题,分值最大,就是要学生理解文章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学生几乎没有什么阅历,十多年来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学习,一些观点看法也是在书本上进化而来的。因此,很多学生不一定都能充分理解文章,一些学生还会理解偏差,进而使得回答题目的时候出错。这时候语文教师就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或者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能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做题。
学生想在高考语文中拿到很好的成绩很不容易,但也是有可能性的,需要学生精益求精,重视每一分。而小说阅读是很多学生不愿意选择的题型之一,但是如果学生真正了解掌握后,做题会很迅速,同时正确率也十分高。所以语文教师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解答小说题型的技巧。
小说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教师在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教师要不断努力进行教学研究和创新,在要求学生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身,为学生做出榜样,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