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陉阳驿村学校,河北 保定 072150)
叶澜教授说:"美育通过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能美化人,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因此,在少年宫活动中将德育融合美术学习中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将德育融合到美术学习活动中的原则首先是少年宫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淡化德育形式,将德育贯穿于美术教学过程中。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级、年龄、个性差异等因素进行德育教育。再次,教师要特别注重自身教育和自我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少年宫美术活动中积极导入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中,能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快速调动起来,使其能够时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德育美术相融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学生身上的缺点,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充满信心。素质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能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行,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德育工作在少年宫美术活动中的有效开展,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少年宫作为青少年进行校外教育的重要平台,其在培养青少年综合素养及关键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存在可以使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做到健康成长、成才,其在传承中华文化、聚焦社会热点;挖掘地域风情、丰富品牌内涵;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少年宫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加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应聚焦社会热点问题,紧密把握民生主旨,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组织开展与社会热点和民生主旨相关的系列活动,塑造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风尚,培养广大青少年心系祖国、胸怀天下的远大志向,积极引导青少年以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为榜样,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化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两个主体。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少年宫在常规的德育教育工作中,通过充分挖掘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乡土文化,有助于青少年增进对区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了解,增强广大青少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有助于青少年传承当地人文史迹,追忆先贤,化榜样为力量,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光荣文化传统。
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其开展方式应是多种形势并存的。青少年宫通过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拓展活动内容,不断激发德育教育工作的活力。除创建德育长廊、开展德育宣传专栏、开展环境育人等常规教育工作外,还可以通过组织 “手拉手”“文艺下乡”等联谊活动,活跃少年儿童精神文化生活,密切城乡联系。开展夏、冬令营校外教育活动通常在时间上与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寒暑假期间开展持续性、规模化的校外活动就成为一种可能,夏、冬令营无疑是实现传统德育工作向广阔领域延伸的一项重要选择。开展夏、冬令营活动可以使青少年亲近自然、感知生活、锤炼意志品格,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使大家对课堂教学内容有较为直接的认识,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巩固知识。
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的平台,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青少年宫美术活动通过组织青少年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增强大家对社会各行业的认识和体会,通过实践体验,使青少年身临其境地去感知社会不同岗位的角色,学会宽容、懂得包容,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从而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为将来学习、生活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长、教师及社会的参与。俗话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父母的角色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青少年宫可通过开展亲子游戏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家长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来,让我们的 “大朋友”和 “小朋友”一起为实现活动目标共同努力,让家长成为德育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进行平等交往、愉悦沟通,从而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
青少年宫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校外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提高广大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德育工作是青少年宫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大教育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青少年宫德育创新工作,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